第二十七回 皇后火鹊烧八将 薛元帅子媳团圆
皇后火鹊烧八将 薛元帅子媳团圆
却说苏锦莲皇后传令放炮起行。炮响三声,大队人马径向锁陽城进发,不一日早到锁陽城。吩咐安下营盘,将锁陽城四面围得水泄不通,鸟飞不过槍尖,蛇钻不进人马,好不厉害。再言薛元帅大获全胜,三支人马一同进城。所得粮草器械旌旗,不计其数。即与众将商议起兵西征。
这一日升帐,只听得炮声连天,探子报入营中说:“启上元帅,西凉国苏皇后领兵四十万,要来报仇,又将城池围住了。请元帅定夺。”元帅听了,大怒道:“可恨苏宝同将帅印交他姐姐番后,复领兵到来,又将城池围住。你这小小番后有何本领,前来与本帅对敌。也罢,趁她安营未定,点兵出城,杀他个片甲不回。”即点周青等八员总兵出城,必要活捉番将。周青等接令出府上马,各人结束停当,手执兵器,往教场点了一万人马,来到城边,放炮开城。那八家兄弟都出城来到阵前,两边射住阵脚,营中鼓响如雷。抬头一看,只见苏锦莲带领三千番婆,一声炮响,冲出营来。但见她头戴闹龙金冠,狐狸尾倒挂,雉尾高挑,面如满月敷粉,装成两道秀眉,一双凤目,小口樱桃,红唇内细细银牙,身穿一件黄金砌就鱼鳞甲,腰系八幅绣龙白绫裙,小小金莲,踹定葵花镫腾云马,手持打神鞭,胜比昭君再世,犹如西子还魂。那周青纵马上前喝道:“胡妃番后,本总兵看你手无缚鸡之力,竟敢领兵到此给我祭剑?”苏锦莲喝道:“你这狗蛮子,将我兄弟杀得大败,因此娘娘来取你这蛮子性命。”周青冷笑道:“你的狗弟尚且不胜,何况你一女流。贱婢放过马来!”这边战鼓擂动,苏锦莲把鞭一指,喝道:“照打罢!”这里八员将官一齐上前,将番后围住。苏锦莲见唐将众多,虚晃一鞭,勒马败阵而走。八位兄弟随后追赶。苏锦莲把鞭一指,即忙取出身边葫芦,念动真言,放出无数火鹊,望八员总兵烧将来了,十分厉害。周青等一见,魂惊魄散,都被烧得焦头烂额,败进城中。
一万唐兵被番后杀得大败,折了八千人马。元帅看见,心中慌张,不想兄弟们遭番后火鹊灼伤,谁去出阵?丁山上前说道:“孩儿出阵擒此番后。”元帅道:“我儿出去,须要小心。”传令秦、窦二将同去掠阵。三人同出了帅府,领了兵马,来至阵前,那苏锦莲抬头一看,只见薛丁山面如白玉,唇若涂朱,胜比宋玉,貌若潘安,不觉欲火难禁,浑身发痒。丁山喝声:“番婆,不要呆呆看我,照戟罢!”一戟直望面门上刺将过去。那番后吃了一惊,忙催坐马追上来,放出火鹊。薛丁山说声“来得好”,左手挽弓,右手拔出穿云箭,照火鹊一射,只听得一声响,那些火鹊无影无踪。番后见破了火鹊,十分大怒,忙祭起神鞭。薛丁山叫声不好,正中后心,口吐鲜血,大败而走。幸得身上穿天王甲,不致伤命。若是别将,便成肉饼矣!那番后叫声:“哪里走?”把二膝一磕,骑马紧紧追来。追过荒山,看看追上,薛丁山正在着急,只听山头上有虎啸之声,抬头一看,见一个打柴女子,生得奇形怪状,手持铁锤,在那里打虎。薛丁山叫一声:“姐姐救我一救。”那女子望下一看,说道:“小将军,你是哪一个,为何一人一骑奔到此间,求救于我?”薛丁山说:“女将军,我是平辽王薛元帅之子,因奉圣旨征西,方才阵上被番后打中后心,我负痛而逃,她在后面追上来了,我中伤甚痛,不能抵敌,万望姐姐救我一救,没齿不忘大恩。”那女子嘻嘻笑道:“这个容易,请世子暂避树林之下,待他追来,我当敌住,杀他个有死无生。”说罢,只见苏锦莲追上山来。薛丁山心慌,躲在林内。后面番后见了女子,问道:“方才有一少年将军,可曾到此?”女子说:“他在林内。”番后听了,连忙追入林中,不提防女子抓起死虎照番后头上打将下来。那番后措手不及,叫声:“哎呀!”跌下马来。薛丁山上前,取了首级,忙来叩谢救命之恩,说:“请问姐姐姓什名谁,回营告知父亲,前来相谢。”那女子道:“奴姓陈,名金定。祖贯中原人氏,父亲陈云,昔为隋朝总兵,奉旨借兵,流落西番乌龙山居住,樵柴为生。母亲毛氏,乃番邦之女。上无兄,下无弟,我今年一十七岁,只因生长在西番,面黑又丑,浑号母天篷。舍下不远,还有言语相问。”薛丁山道:“多蒙姐姐盛情,但我有军令在身,不及细谈,我缴令之后,再来叩谢。”陈金定见他执意要去,忙将丹药与他装好说:“我明日望你到来,不可失信。”薛丁山说“晓得”,上马出了山林。走到半路,撞见了秦、窦二将,三人大喜,同到城中,入帐缴令。
元帅问道:“方才秦、窦二将说,你被番后金鞭打伤,吐血而走,番后拍马追赶,为何反得她首级?”薛丁山道:“爹爹呵!孩儿被她打伤落荒而走,被她赶到山林,正在危急,幸有那打柴女子,暗暗抓起死虎将番后打死,救了孩儿。打柴女子之父原是隋朝总兵,名唤陈云,流落西番。望父王送金帛,谢她救命之恩。”元帅道:“既是我儿的大恩人,理当相谢。”问程咬金道:“老千岁,他父是前朝总兵,你必然认得,就烦一行。”咬金应允。次日同丁山带了金银缎匹,望乌龙山而来。陈云闻知,远远相迎,接入草堂,分宾主坐下,各通姓名。咬金说:“昨蒙令爱相救世子,今日元帅备礼,差老夫同世子来叩谢救命之恩。”陈云说:“老千岁,下官流落西番数十余年,久闻中原已归大唐,每欲思归,恨无机遇。我家小女乃武当圣母徒儿,前日有言,与世子有姻缘之分,如不嫌小女丑陋,我就明日送到营中,与世子成亲。我家父母情愿执鞭随镫,报效微劳,相助征西。承蒙礼物,作为聘仪,望乞周旋。”程咬金说:“极是,老夫作伐,就此告别。”
回到营中,说明因由,元帅依允。薛丁山说:“爹爹,这使不得的。”元帅说:“陈云既要将女儿送你成亲;理当应允,方不负救命之恩。陈金定小姐虽然貌丑,但她乃武当圣母门下,法力无边,将她带在军中,定能助一臂之力,我儿明日须备下礼物车马,前往迎接她父母来到帅府,为父的做主,与你成亲。”薛丁山不敢有违,即忙端正。
再说后营夫人小姐知道,心中喜悦;窦仙童闻知陈金定本事高强,亦是心中愿意,催促丁山早些端正。话言未了,只听炮声连响,陈云夫妇亲领女儿到了。薛元帅连忙接入帅府,安排筵宴,当夜成亲。陈金定敬重大娘,窦小姐感她救夫之恩,不分大小,姐妹相称。一夫二妻团圆,合营庆贺。再言那番兵四十万人马,见主将已丧,又都被唐兵杀得七零八落,便四散而逃。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集
- 左传
- 礼记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魏书
- 南史
- 梁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