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一 李回
大和初,李回任京兆府参军,主试,不送魏暮,暮深衔之。会昌中,回为刑部侍郎,暮为御史中丞,尝与次对官三数人,候对于阁门。暮曰:“某顷岁府解,蒙明公下达,何事今日同集于此?”
回应声曰:“经,如今也不送!"暮为之色变,益怀愤恚。后回谪刺建州,暮大拜,回有启状,暮悉不纳。既而回怒一衙官,决杖勒停。建州衙官能庇谣役,求隶籍者,所费不下数十万、其人不恚于杖,止恨停废耳。因亡命至京师,投时相诉冤。诸相皆不问。会亭午憩于槐阴,颜色憔悴,旁人察其有故,私洁之。其人具述本志,于是海之曰:"建阳相公素与中书相公有隙,子盍诣之。"言讫,见魏导骑自中书而下。
其人常怀文状,即如所海,望尘而拜。导骑呵问,对曰:“建州百姓诉冤。”
魏闻之,倒持麈尾,敲鞍子令止。及览状,所论事二十余件,第一件取同姓子女入宅。于是为魏极力锻成大狱。对李已量移邓州刺史,行次九江,遇御史鞫狱,却回建阳,竟坐贬抚州司马,终于贬所。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周礼
- 论语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茶经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太玄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源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