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七 姚氏三子
唐御史姚生,罢官,居于蒲之左邑。有子一人,外甥二人,各一姓,年皆及壮,而顽驽不肖。姚之子稍长于二生。姚惜其不学,日以诲责,而怠游不悛,遂于条山之阳,结茅以居之,冀绝外事,得专艺学。林壑重深,嚣尘不到。将遣之日,姚诫之曰:“每季一试汝之所能,学有不进,必槚楚及汝,汝其勉焉。”
及到山中,二子曾不开卷,但朴斫涂塈为务。居数月,其长谓二人曰:“试期至矣,汝曹都不省书,吾为汝惧。”
二子曾不介意,其长读书甚勤。忽一夕子夜,临烛凭几,披书之次,觉所衣之裘,后裾为物所牵,襟领渐下。亦不之异,徐引而袭焉。俄而复尔,如是数四,遂回视之,见一小豚,藉裘而伏,色甚洁白,光润如玉。因以压书界方击之,豚声骇而走。遽呼二子秉烛,索于堂中,牖户甚密,周视无隙,而莫知豚所往。
明日,有苍头骑马扣门,搢笏而入,谓三人曰:“夫人问讯。昨夜小儿无知,误入君衣裾,殊以为惭,然君击之过伤,今则平矣,君勿为虑。”
三人俱逊词谢之,相视莫测其故。少顷,向来骑僮复至,兼抱待所伤之儿。并乳褓数人,衣襦皆绮纨,精而非寻常所见,复传夫人语云:“小儿无恙,故以相示。”
逼而观之,自眉至鼻端,如丹缕何焉,则界方棱所击之迹也。三子愈恐。使者及乳褓皆甘言慰安之,又云:“少顷夫人自来。”
言讫而去。三子悉欲潜去避之,惶惑未决,有苍头及紫衣官监数十,奔波而至,前施屏帏,茵席炳焕,香气殊异。旋见一抽壁车,青牛丹毂,其疾如风。宝马数百,前后导从。及门下车,则夫人也。三子趋出拜。夫人微笑曰:“不意小儿至此,君昨所伤,亦不至甚,恐为君忧,故来相慰耳。”
夫人年可三十余,风姿闲整,俯仰如神,亦不知何人也。问三子曰:“有家室未?”
三子皆以未对。曰:“吾有三女,殊姿淑德,可以配三君子。”
三子拜谢。夫人因留不去,为三子各创一院。指顾之间,画堂延阁,造次而具。翌日,有辎軿契至焉,宾从粲丽,逾于戚里,车服炫晃,流光照地,香满山谷。三女自车而下,皆年十六八。夫人引三女升堂,又延三子就座。
酒肴珍备,果实丰衍,非常世所有,多未之识。三子殊不自意。夫人指三女曰:“各以配君。”
三子避席拜谢。复有送女数十,若神仙焉。是夕合卺。夫人谓三子曰:“人之所重者生也,所欲者贵也,但百日不泄于人,令君长生度世,位极人臣。”
三子复拜谢,但以愚昧扦格—为忧。夫人曰:“君勿忧,斯易耳。”
乃敕地上主者,令召孔宣父!”
须曳,孔子具冠剑而至。夫人情阶,宣父拜谒甚恭。夫人端立,微劳问之,谓曰:“吾三婿欲学,君其导之。”
宣父乃命三子,指六籍篇目以示之,莫不了然解悟,大义悉通,咸若素习。既而宣父谢去。夫人又命周尚父,示以《玄女符》、《玉璜秘诀》,三子又得之无遗。复坐与言,则皆文武全才,学究天人之际矣。三子相视,自觉风度夷旷,神用开爽,悉将相之具矣。
其后姚使家僮馈粮,至则大骇而走。姚问其故,具对以屋字帷帐之盛,人物艳丽之多。姚惊谓所亲曰:“是必山鬼所魅也!”
促召三子。三子将行,夫人戒之曰:“慎勿泄露,纵加楚挞,亦勿言之。”
三子至,姚亦讶其神气秀发,占对闲雅,姚曰:“三子骤尔,皆有鬼物凭焉。”
苦问其故,不言。遂鞭之数十,不胜其痛,具道本末。姚乃幽之别所。姚素馆一硕儒,因召而与语。儒者惊曰:“大异大异,君何用责三子乎?向使三子不泄其事,则必为公相,贵极人臣。今泄之,其命也夫!”
姚问其故,而云:“吾见织女、婺女、须女星皆无光,是三女星降下人间,将福三子。今泄天机,三子免祸,幸矣。”
其夜,儒者引姚视三星,果无光。姚乃释三子,遣之归山。至则三女邈然如不相识。夫人让之曰:“子不用吾言,既泄天机,当于此诀。”
因以汤饮三子,既饮则昏顽如旧,一无所知。儒谓姚曰:“三女星犹在人间,亦不远此地分。”
密为所亲言其处,或云河东张嘉贞家,其后将相三代矣。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管子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墨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