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筌,身世不详,唯《集仙传》称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又《神仙感遇传》云,筌有将略,作《太白阴符》10卷,入山访道,不知所终。《太白阴符》当即此书。此书分人谋、杂仪、战具、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遁甲、杂式等篇。先言主有道德,后言国有富强,内外兼修,可谓持平之论,与一般兵书以权谋相尚者迥异。杜佑《通典》兵类取通论二家,一为李靖《兵法》,一即此经。可见其为时人所重。传世版本主要有《墨海金壶》据影宋抄本、,《守山阁丛书》据旧钞残本辑补,皆为10卷,《四库全书》本作8卷。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元史
- 魏书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五灯会元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