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图·太白营图篇
经曰:参七星伐三星,连体十星,为十将军,西方白虎宿也。主杀伐,此星出而天下秋,草木摇落,有若军威,故兵出而法焉!一将一千人,十将一万人。幕千人,守地一万六千尺,积尺得二千六百六十六步,余四尺;积步得七里,余一百四十六步四尺;以营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一里,余三百六步四尺,营内有地一十八顷七十亩,余一百四十三步五尺三寸三分。
地主居坎为地主门。和德居艮为和德门。
高丛居震为高丛门。大炅居巽为大炅门。
天威居离为天威门。大武居坤为大武门。
太簇居兑为太簇门。阴德居乾为阴德门。
四仲为开门。
四维为阖门。
外置牙旗游队,四维门置铺,偏将军居垒内,以禁出入、察奸邪!十将幡旗图禽,以五色五行列之。
右一将,行得水,黑幡帜旗,图熊额白脚青。
右二将,行得火,赤幡帜旗,图鹗额白脚黄。
右三将,行得木,青幡帜旗,图熊额白脚赤。
右四将,行得金,白幡帜旗,图狼额白脚黑。
右五将,行得土,黄幡帜旗,图虎额白脚白。
左一将,行得水,黑幡帜旗,图熊额白脚青。
左二将,行得火,赤幡帜旗,图鹗额白脚黄。
左三将,行得木,青幡帜旗,图熊额白脚赤。
左四将,行得金,白幡帜旗,图狼额白脚黑。
左五将,行得土,黄幡帜旗,图虎额白脚白。
中营二千人为左右决胜军,大将卫五百为幕,二百五十人守地四千尺,积尺得六百六十六步,余四尺;积步得一里,余三百六步四尺;以营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一百六十六步,余四尺。其中营小,每面加四十三步一尺三寸三分,通成二百二十二步一尺三寸三分。每幕相去四尺五寸四分,营内有地二顷四亩,余一百五十七步一尺五寸九分。
休门主一居子。生门主八居艮。伤门主三居卯。
杜门主四居巽。景门主九居午。死门主二居坤。
惊门主七居酉。开门主六居乾。
右八门,四维,四仲。唯开景门,阖致大将,将军旗纛、金鼓如握奇法。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