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卷六
宗室世系一
昔者,帝王之有天下,莫不众建同姓,以树蕃屏,其不得以有国者,则亦授之土田,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故继别之宗百世不迁,岂惟赖其崇奖维持以成不拔之基哉。盖亲亲之仁,为国大经,理固然也。《周官》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于是叙昭穆之法隆杀行焉。此世系之所以不可不谨也。后世封建废而宗法坏,帝王之裔,至或杂于民伍,沦为皂隶,甚可叹也。宋太祖、太宗、魏王之子孙可谓藩衍盛大矣,支子而下,各以一字别其昭穆,而宗正所掌,有牒、有籍、有录、有图、有谱,以叙其系,而第其服属之远近,列其男女昏因及官爵叙迁,而著其功罪生死岁月,虽封国之制不可以复古而宗法之严,恩礼之厚,亦可概见。然靖康之变,往往沦徙死亡于兵难,南渡所存十无二三,而国之枝叶日以悴矣。今因载籍之旧,考其源委,作《宗室世系表》。
太祖四子:长滕王德秀,次燕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王德芳。德秀、德林无后。
(表略)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蛮书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三字经
- 荀子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