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主要人物
岳飞,字鹏举,前身为佛祖护法大鹏金翅明王,因啄死女土蝠,被贬下红尘,投胎到河南汤阴县岳家庄。自幼聪颖好学,后认周侗为义父,学习武功以及兵法韬略,巧得沥泉枪,并择取非同一般的坐下马;在京师考武状元时,又枪挑小梁王,触忤权贵,如此等等,这些都为这位身先士卒常施爱,计重生灵不为名的国家栋梁以后建功立业作了很好的铺垫。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和文武韬略,所以在南宋王朝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毅然应征抗金,并一再排除奸臣的陷害干扰,,为国杀敌,屡建奇功。八盘山、青龙山、爱华山一系列战役,岳飞都是以少胜多,大败金兵。朱仙镇战役,岳飞以钩镰枪大破金兀术的连环马。最后又破了金军的金龙绞尾阵。这一战役将六十万金兵杀得只剩五六千人,逼得金兀术两次要自杀,而岳飞形象至此也已达到光辉的顶点。正值此胜利在望之际,秦桧矫诏,一日发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明知其中有诈,也相信自己抗金的正确,甘愿回去送死。作者对岳飞之死的前后情景写得相当精采,,写出了整个封建社会忠臣的可怜可悲的结局。岳飞这一形象之所以成功并广为流传,一是岳飞被当作了爱国保国的楷模;二是岳飞成了一个忠君孝母的道德力量的典范。
牛皋,赵公明坐下黑虎转世,祖籍陕西,气质粗卤,但又粗中有细,令人喜爱。他在历次战役中多为先锋。有时着墨不多,性格却突出,使全书妙趣横生,波澜迭起。洞庭湖战役中,牛皋做为先行官,酒醉被俘。被俘后,当花普方欲劝牛皋投降时,反被牛皋一席话说得一时做声不得。花普方又想探他军情,也被牛皋识破,连吓带唬,使花普方半信半疑。岳飞单身探敌营,被张虎捉住,怀疑是岳飞,牛皋急中生智,将岳飞唤做汤怀,岳飞得以脱身。这都是牛皋粗中有细之处。,藕塘关一战,牛皋醉酒上阵,打杀金将,为此,宋军大胜。这些都使得牛皋这一形象具有了浓厚的喜剧色彩。岳飞死后,牛皋与施全等人再次奔太行山落草。金兀术再犯中原,高宗驾崩,孝宗继位,朝廷招安牛皋,牛皋道:大凡做了皇帝,尽是无情无义的。我牛皋不受皇帝的骗,不受招安。大臣李文升用激将法赚得牛皋下了山。出山后,牛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监斩秦熹、万俟卨、罗汝楫等一班奸臣。岳雷被封为扫北大元帅,牛皋做了监军都督。朱仙镇战役,,宋军大破金邦乌龙阵,金兀术被打下马,牛皋骑在他背上,竟一口气不接笑死了,金兀术被气死。牛皋是贯穿全书的人物,他很像《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又似《水浒传》中的李逵,他粗卤、豁达,小事不在乎,可大事不糊涂。他浑身都是胆,周身都有戏,是人民大众非常喜欢的一个富有喜剧色彩的英雄人物。
金兀术,赤须龙下界,金国总领狼主完颜阿骨达第四子,是女真国侵犯宋朝的领兵大元帅。手使金雀斧,力举千斤。他是一位勇猛善战的统帅,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性格丰满的反面形象。金兀术第一次南侵,较为顺利,取潞安、下两狼、攻河间,两国交战中,他对宋朝的忠臣十分敬佩,对宋的奸臣也十分厌恶,后来竟将助金的张邦昌斩首祭旗。岳飞举兵抗金后,金兀术节节败退。爱华山一战,误入埋伏圈,险些作了岳飞的阶下囚。后来,趁岳飞打杨幺之机,,他发兵六十万再犯中原,自领二十万人取下金陵,在皇宫斩张邦昌之女,亲自领兵去追宋高宗,将高宗君臣围困在牛头山。他虽天多将勇,无奈岳飞手下强将如云,屡屡受挫。宋君臣由岳飞等众将保驾回到金陵,金兀术则被韩世忠夫妇围困在黄天荡,最后只剩得:三百六十骑逃走。后来他依从哈迷蚩的计谋,利用秦桧除掉岳飞。岳飞被残害后,他又起兵犯中原,在朱仙镇与岳雷几场恶战,曾欲借僧人普风的妖术取胜而未得逞,终被宋军打败,最后被牛皋活捉,,骑在他背上大笑,以致气死。作者采取多元的手法塑造这个人物,他是宋上的侵略者,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人、统帅。他贪婪、残忍,也有勇有谋,因此使得这个人物丰满而有力度,使他的对抗者岳飞的形象也因此而更加高大。
其他人物
宋:岳云、岳雷、张宪、高宠、杨再兴、陆文龙、杨继周、关铃、严成方、韩彦直、罗延庆、孟邦杰、汤怀、张显、王贵、施全、吉青、梁兴、何元庆、余化龙、郑怀、张奎、戚方、董先、陶俊、贾进和、王佐、杨钦、王俊……
金:粘罕、哈迷蚩、山狮驼、金弹子、普风、乌灵圣母、粘得力、连儿心善、黄柄奴、黑风高、西尔达、西云小妹、完木陀赤、完木陀泽、何黑阀、结摩忽、吱摩忽、穵里布、窝里布、贺必达、斗必利、金骨都、银骨都、铜骨都、铁骨都、金眼大磨、银眼大磨、铜先文郎、铁先文郎、哈里图、哈里强、哈铁龙、哈铁虎、沙文金、沙文银……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