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尉迟恭抢关劫寨 徐茂公访友寻朋
尉迟恭抢关劫寨 徐茂公访友寻朋
却说山后朔州麻衣县,有一人姓尉迟、名恭,字敬德。生得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面如锅底,一双虎眼,两道粗眉,腮边一排虎须。善使雌雄两条竹节鞭,有万夫不当之勇。娶妻梅氏。妻舅梅国龙、梅国虎,在麻衣县当马快。他住在城外打铁,务农为业。
一天,梅国龙、梅国虎到尉迟恭家里看姐姐,尉迟恭道:“我闻定阳王刘武周,特差元帅宋金刚,在麻邑募选先锋。要想前去,只因你姐姐有孕在身,如今二位老舅到此,愚兄拜托前行,凡事全赖照顾,我留下雌鞭在此,倘或生下孩儿,取名宝林。日后夫妻父子重逢,可将雌雄二鞭为证。”当下拜别,彼此流泪。
尉迟恭带了盔甲枪鞭,往麻邑而来。到了麻邑,写了投军状,投入帅府。宋金刚唤他进来一看,好像烟熏太岁,火烧金刚。就命他演武,果然十分猛勇。即着他在午门候旨,自己先入朝中启奏,武周即降旨宣他进来。尉迟恭闻宣入朝,到殿下俯伏。武周看他豹头燕额,虎步熊躯。细问武艺行兵之事,尉迟恭对答如流,武周大喜。下旨封尉迟恭为先锋,宋金刚为元帅,来抢唐家世界。
且说雁门关守将王天化得报,忙写本章,差人上长安求救,高祖见了此本。便问:“那位卿家可以领兵退敌?”闪出殷齐二王道:“臣儿愿往。”高祖遂命点兵十万,与二王前去退敌。这边尉迟恭前军到了雁门关,守将王天化出杀迎敌,尉迟恭把枪冲杀过来。王天化举枪来迎,未及三合,被尉迟恭一枪刺死。抢进雁门关,宋金刚的大队也到,一齐进关。尉迟恭即领兵直奔偏台关杀来。关中守将金日虎,领兵出关迎敌。战不上五合,被尉迟恭一鞭打下马去,又占了偏台关。即刻拍马抢先,宜奔白璧关。其时殷齐二王到了,忽报半日工夫,失了两关,又报兵到城下,二王大惊,上城一看,见那尉迟恭犹如灶君一般。二王忙令画工,在城上描了他的形像,随后领兵出城。却被用迟恭鞭打枪挑,连丧上将数十员,杀败二王,抢了白璧关。宋金刚人马也到,尉迟恭即起身追赶二王。一夜之间,连劫他八寨,赶得二王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幸喜宋金刚有令,着尉迟恭先取太原,尉迟恭只得带马回白璧关去了。
再说高祖驾临早朝,忽报二王大败回来,高祖大怒,叫声:“宣进来。”二王到殿下,俯伏奏说:“来将凶狠,一日一夜,被他夺了三关,劫了八寨,杀死上将数十员。臣儿画他形像在此,请父王观看。”高祖命挂在殿旁,两班文武见了形像凶恶,齐吃一惊。高祖问道:“此人如此厉害,众卿可有良策,退得他否?”闪出徐茂公奏道:“此人必须秦王前去,方可收服。”高祖准奏,着秦王领兵前去。秦王奉命同茂公出朝,问茂公道:“孤闻金墉五虎大将,王伯当尽义射死,单雄信在洛阳为驸马,俱不必提。还有秦叔宝、罗成、程咬金三人,不知下落,谅军师必知踪迹。孤家一再道及,军师从未实告。如今俺家被黑将杀败,难道军师终不肯与孤家图谋?”徐茂公道:“主公不必心焦,几个大将都在洛阳,待臣就去访寻,请他来保驾便了。”秦王大喜,就命茂公前去寻访,自己领兵先行。
且说徐茂公扮做游方道人,带了尉迟恭图形,向洛阳而来。不料洛阳铁冠道人对王世充道:“唐家被刘武周大将尉迟恭杀得大败,不敢出战,徐茂公必暗暗来请秦叔宝、罗成、程咬金,前去保护唐家,早晚就到。”王世充闻言大怒道:“天下也没有这样便宜,平静时节,我却供养她,如今用人之际,就要来请,理上也难容得去!”铁冠道人道:“徐茂公此来,一定扮作游方道人,主公可下旨四门,凡有游方僧道,一概不许入城。”这旨一下,徐茂公那里知道?敲着渔鼓简板,要入城去。守门军士喝道:“你这道人,是瞎眼吗?这里现奉圣旨,挂着榜文,不许游方僧道人城,你何不看看!”茂公见喝,抬头把榜一看,叫声:“列位,贫道初来,不知令旨,如今不进去便了。”遂回身走到一个面店门首,化些面吃,就把手中渔鼓简板敲动,唱起道情来。众人围住听唱,见他唱得十分好听,听的人一发多了。忽望见程咬金骑马冲出城来,把众人吓得乱嚷乱跌。程咬金见了,哈哈大笑,故意把马连转几个窠罗圈,吓得众人个个跑走,一拥拥进城去。茂公乘此也混入城,把门军士也不由做主,那里查点得许多?茂公一路访问叔宝住处,有人指引在三贤馆内。茂公听了,即往三贤馆来。忽遇秦安在门首,秦安认得茂公,就引入府,来见叔宝。叔宝看见茂公大喜,行过礼,茂公问:“罗成兄弟在那里?”叔宝道:“他有病睡在牀上。”就引茂公进房,见了罗成,相叫一声,放下渔鼓简板,坐在牀上,与罗成把脉,说道:“罗兄弟,你的病,是个烟缠病,过几日就好。”忽见程咬金回来,走进房中,见了茂公,心中大骇。想他做了唐朝军师,为何到这里来?又见他这般打扮,摸不着头路,便叫道:“你为何做这般叫化生理?”扯过简板,折为两段,拿起渔鼓,打得粉碎。扑通掉出一轴画来,拾起来打开一看道:“呵呀,原来是灶君菩萨!”叔宝一看道:“这不是灶君,是个将官的图形。”茂公说道:“正是。”咬金听了便大叫道:“我晓得了。前日单二哥说:‘刘武周有一员大将,叫做尉迟恭,身长面黑,起兵伐唐,日抢三关,夜夺八寨,杀得唐家不敢出战。’目下唐家用人之际,就是秦王思想我们,故差你来请俺三人么?”茂公道:“然也。”咬金道:“秦大哥快快收拾,我们就走。”叔宝道:“兄弟,你为何说这等话?罗兄弟病尚未愈,我们如何抛了他去?”罗成道:“表兄,你老大年纪,不趁此时干些功名,等待何时?你二人快快前去,勿以我为念。”叔宝流泪道:“表弟呵,承你好心,倘或我二人一去。单雄信一定要难为你了,如何是好?”罗成道:“你放心,快快前去,兄弟自有道理。”叔宝只得收拾二辆车子,载着张氏、裴氏,令秦安先送到长安去,又叫徐茂公远远相等,遂拜别罗成,吩咐守门军士,去报单雄信来城门口相别。未知雄信来别,说出什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便宜十六策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水浒传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