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特点
1.例义谨严。凡经文均以过字叙述水的流行所经之地,凡注文则以迳字作为叙述水的流经之地的标志。二字使经、注分明,全书无一处苟且。
2.确定迳见的鉴定标准,强调实践第一的精神。这是继承了司马迁的传统,依亲历所见,订正材料,以定取舍。
3.提出一个经之误正的论点,大胆指出经文水道的讹误,同时也对前人注经的旧解进行了驳斥。这种在尊经时代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发展了疑古惑经之风,影响很大。
4.郦道元作注,于所见石刻,有的存录,有的考证。其所录石刻,纠正了《洛阳伽蓝记》所颠倒了的一字石经与三体石经先后的记述错误,又保存了世界上最早的水文实录。他所开创的碑刻文物之学,成为宋人金石之学的先导,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