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孟诜,公元621~713年,河南汝州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 中医食疗学鼻祖,开创中医食疗孟余堂,传承至今,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是孙思邈的真传弟子,又是与孙思邈齐名的唐代四大名医。
《孟诜传说》已于2014年成功入选为汝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2月,成功入选河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孟诜少好医学及炼丹术,曾师事孙思邈学习阴阳、推步、医药。举进士,睿宗在藩,召充侍读。长安中为同州刺史,故人称孟同州。神龙初,致仕归伊阳之山隐居,但以药饵为事。撰《补养方》三卷,经张鼎增补,改名《食疗本草》三卷,现存敦煌莫高窟发现之抄本残卷及近人辑佚本。
又撰有《必效方》三卷,已佚。在《外台秘要》、《证类本草》等书中有引录。孟氏创用白帛浸于黄疸患者尿中,凉干并按日推列对比,以观察黄疸病疗效。其饮食疗法对后世也有影响。.
另撰有《家祭礼》一卷、《丧服正要》一卷、《锦带书》等,均佚。
张鼎,唐代药学家。号悟玄子。生活于公元七世纪。补孟诜之《食疗本草》不足者89种,并旧为227条,皆具治病之效,凡三卷。《医心方》录悟玄子张之食疗品条文即其所增。另《新唐书·艺文志》载其《本草》二十卷、目录一卷,名衔、卷帙并同《新修本草》,或言张氏亦曾参加《新修本草》的撰写。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灵城精义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