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简介
背景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内容介绍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度陈仓、走为上计、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另有一好事者,也作了一首伏头藏尾打油诗,曰:下策金玉借,以指劫擒贼;草鱼海间笑,山羊桃中击;树暗痴故走,釜空苦远客;屋梁连人尸,隔魏虢国灭。
诗去掉头尾的下策、国灭各二字,余三十六字,一字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指桑骂槐、趁火打劫、擒贼擒王、关门捉贼、打草惊蛇、浑水摸鱼、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调虎离山、顺手牵羊、李代桃僵、无中生有、声东击西、树上开花、暗渡陈仓、假痴不癫、欲擒故纵、走为上计、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连环计、美人计、借尸还魂、隔岸观火、围魏救赵、,假道伐虢。
原典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①,术中有数。阴阳燮理②,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③。
注释
①数中有术:数目里包含着谋略。
②阴阳燮理:阴阳相互协调的道理。
③机不可设,设则不中:时机不能过分完备,过分完备就会贻误战机。
按语
解语重数不重理。盖里,术语自明;而数,则在言外。若徒知术之为术,而不知术中有数,则数多不应。且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倘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事惑俗,而机谋泄矣。或曰,在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兵家
- 孙膑兵法
- 三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林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