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玉井奥诀十二
五行务要均停,偏倚难能济物,四柱全宜匹配,兴衰恐不成功。
停均,其说有五:
一、日主用神,冲和相济,彼此各有倚赖不至偏枯。
二、损用神之气者,有物以制之,不致作梗。
三、干支上下字样,相承得所,无过不及。
四、死气或对活物,党寡不能胜党众。
五、欲变欲化,有妒有破,欲静欲安,有犯有激者。
匹配,其说有六:
一、衰神有用,须运扶衰者方可。
二、善恶离能均配,看运扶何者,以别吉凶。
三、虽有用神,一兴一衰,偏枯不济。
四、相安相济,所应所求,各有倚赖。
五、旺欲成其物,一衰不可成全。
六、干支各有所配贵气者,或有所乖劣者。
平生福德,不知化物连绵,次位来神,要识暗伤拦截。
支内有己乙辛丁之类,皆言七煞恶之,殊不知己土生乙金、乙金生辛水,辛水生了木,续续不绝,况明露乎,虚拱处或有甲丙壬庚,暗合完气者,大富贵格。
天干未来前一位,地支未来前一位,皆为凶恶,不可不知,如乙见丙,合辛暗损,及有刃类,子见丑,丑见寅,寅见卯之类,有刃有煞,咸池比肩,恶气多端。
十干顾真气相凌,七煞犯克神极切。
如乙酉见戊戌,即成火伤乙金,又六害之墓火,发其旺金之气,余仿此。
七煞犯克,如原用乙木行酉运,丑岁冲损,乙未金局,本坏其乙木用神,兼丑冲其虚未,将所藏之神,碎坏倒地也。举此一例,余局细详。
此段止可言,七煞逢冲者不吉,不可论金局坏乙木用神。
八字带煞刑胎,意外须识,四印何干乘气,类取其详。
胎神所传消息,各有异类,今人但总约十个月之位,故无浅深,以致差池。一法十个月左右间,其所生日辰对者是,如丙午日在何月节内,或十一月,或九月,通而用之。若带刑,主早妨父母,空陷冲刑,四煞最恶。
四印:古歌云:辰戌丑未为四印,戊己得之偏主信,甲乙若逢鄙且贪,丙丁或遇多贫病,庚辛格号母生儿,聚煞丑宫多短命,壬癸未详。
五行分布方隅,死水生金而异用。
谓火生寅败卯旺午,金生巳败午墓丑之类,如甲子人遇巳,即为生金,生金克甲,绝水生甲,临官火窃甲之类,遇卯即为死水生甲,旺木同党,败火耗甲,位位各有所司,看其余局,次第扶抑而论之,余干仿此推。
一神闲停左右,伤官窃本以待时。
闲停之神在左右者,即月时岁干,多是不取用,故一向差慢,而至停囚长智,养病丧身,或系伤官之神无气,不系为事,忽岁运助起此等之神,耗我之气,伤我之用,半真半假,其实则圉圉得势,小人逢宠有权,留此祸根,岂可忽哉。
干神彼此相安,方为禄备,地支来往冲激,不奈马驰。
如甲人禄在寅,见壬寅,则自家带截路空亡,为僧道有福。庚寅为破禄,半吉半凶。
又如丁见戊为刃,难只言禄为贵,辛禄在酉,见癸酉为火水相犯,丁为酉空亡贵。丁木受气,辛水沐浴,主奸淫。
禄上遁干,号为真禄,着落何方有用。其干见天乙贵人,其贵上之明干,复坐贵禄。如丁人禄在午,遁至年,得丙字,丙贵酉亥,而逢辛酉辛亥,则辛贵复见于午,入格极品,此李虚中为天禄互贵。
一马不喜冲,冲则动,马上干神乘贵者吉,马上遁干有情者吉,如丁丑人逢辛亥,是要贵处有用,马上干神,自带凶煞空亡者恶,来克主体及用神者恶,或支神激烈刑冲转转,其马岂得安休耶。
伤尽官星,方知用禄,冲破禄位,始得用官。
柱内有伤官之神,官星明被克害,却有日禄者,用禄却稳当,不致两用,不归一也。
禄位如被破坏,却只用官星为定体,盖贵用一端最妙,多则散了精神。
禄位虽明,化气恐忌,驿马既见,日辰又重。
官星建禄等件,既明无破,为吉为福必矣,若体用成化,却于其位有妒有夺,化来不得者,为物不成,则亦苗而不秀,空贵无官,或有福,而非财积福厚者,驿马本埋于太岁宫,要来乘用,若日宫又有马出重迭者,反为贱局。一说,日辰马并岁马虽重,马若有用,贵气相安者愈好,再见则不中矣。
记取禄宾为用,细观马将为元。
遁禄上之干,名为禄宾,如无年禄,须看遁至禄官,干神为用,主禄最切,却看日辰,用为何神也。
马将亦如禄法,譬如丁巳岁丙日,马在亥,遁见辛,为丙日之妻,主道途方外所娶,却分贵禄财官,煞凶煞轻重言之。
用象契合,要防妒争,贵气交通,切观分夺。
用神本与日干作合,有情有气得侣,或其明暗中有比肩,一争一妒,遇而不遇,用神自家之神争妒者,一体断法,岁连同。凡贵气专用则可,两处三处分用,便是众人之物,不惟平生多起分争之讼,自家财产,亦为比肩所擘,被重我轻更甚。
财官只倚日辰,亡劫须参太岁。
日辰只取财官为用,最为亲切,兴衰旺绝,相生相克,却与岁家如何统摄,其行藏祸福极验,亡劫二神,一年至重之恶煞也。须准岁君推参,各有进退吉凶一十六般,所致行藏取舍之道,已录于前。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公羊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庄子
- 黄庭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