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信息
《儒林外史》的初刻本,据吴敬梓的侄孙女婿金和在《儒林外史跋》里说,是吴敬梓的表侄金兆燕作扬州府教授时梓以行世的,其时当在1768至1789年间,可惜此种全刻本尚未发现。
今见最早刻本是嘉庆八年卧闲草堂的中箱本共十六册,五十六回,卷首有乾隆元年暑闲斋老人的序。有疑闲斋老人即吴敬梓,未有确证。作序的时间,也有疑为假托。或谓此本即最早刻本或最早刻本的翻印本。多数章回有回末总评其次是嘉庆二十一年的清江浦注礼阁本和艺古堂本,此二本的版框、行格、文字都全同于卧本,实是卧本的复印本。
上海图书馆藏一部嘉庆威丰间的苏州潘氏抄本,抄主潘世思卒于咸丰四年,出现的时间自当在此前。书内有潘祖荫手书的批二条。此抄本出于卧本,绝大部分章回都按卧本照抄,订正了卧本的一些明显讹误,极少更动。但第三十七回以及第五十二至第五十六回,在文字上作了较多的减省和改动。
同治八年有苏州群玉斋活字本,也出于卧本,字大清晰,是当时很流行的版本,天目山评本和从好斋辑校本都以此为腐本。此本复印过多次,初版附有金和写的跋,其后各版,有的的删落金和跋。同治十三年有上海申报馆第一次排印本,系以苏州群玉斋本为直接底本。
光绪七年有上海申报馆第二次排印本,它直承第一次排印本而又做了一番校订。此本最大的特点是印有天目山的评点,有句中双行夹批和部分回末总评。如果说以上各种版本基本上都按照卧闲直堂本,那么,同治十三年的齐省堂增订本则对卧本作了大量的减省改订。
光绪十四年出现增补齐省堂本,以齐省堂本为底本又增补上四回。卷首有这一年东武惜红生写的序,序末有居世绅的印章,盏即屠世所增补。所增凼回文字,从原本第四十三回中间插入,直到第四十七回上半回,写沈琼枝成为盐商宋为富妾,到寺院乞仙借种等事,正如鲁迅所说:既不伦,语复猥陋。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