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元二之灾
《后汉?邓骘传》:“拜为大将军,时遭元二之灾,人士饥荒,死者相望,盗贼群起,四夷侵畔。”章杯注云:“元二即元元也,古书字当再读者,即于上字之下为小二字,言此学当两度言之。后人不晓,遂读为元二,或同之阳九,或附之百六,良由不悟,致斯乖舛。今岐州《石鼓铭》,凡重言者皆为“二”字,明验也。”汉碑有《杨孟文石门颂》云:“中遭元二,西夷虐残。”《孔耽碑》云:“遭元二轗轲,人民相食。”赵明诚《金石跋》云:“若读为元元,不成文理,疑当时自有此语,《汉注》未必然也。”按王充《论衡?恢国篇》云:“今上嗣位,元二之间,嘉德布流。三年,零陵生芝草。四年,甘露降五县。五年,芝复生。六年,黄龙见。”盖章帝时事。考之本纪,所书建初三年以后诸瑞皆同,则知所谓元二者,谓建初元年、二年也。既称嘉德布流以致祥瑞,其为非灾眚之语,益可决疑。安帝永初元年、二年,先零,滇羌寇叛,郡国地震、大水。邓骘以二年十一月拜大将军,则知所谓元二年,谓永初元年、二年也。凡汉碑重文不皆用小二字,岂有《范史》一部唯独一处如此!予兄丞相作《隶释》,论之甚详。予修国史日,撰《钦宗纪赞》,用靖康元二之祸,实本于此。
《 后汉书? 邓鹭传》 说:“邓鹭被任命为大将军,当时正好遭逢元二之灾,饥荒严重,饿死的人触目可见,在这种形势下,盗贼蜂起,四方的少数民族也乘机反叛、入侵。”章怀太子注释说:“元二即元元,在古书中某字应重复时,就在第一个字下写一个小小的‘二’字,表明这个字应读两遍。后人不懂,于是读作元二,有人解释为阳九,有人附会为百六,实际上都是因为不懂才导致这样的错误。现在岐州的《 石鼓铭》 上,凡是重复的地方都写一个“二”字,便是明证。”汉碑《 杨孟文石门颂》 说:“中遭元二,西夷虐残。”《 孔耽碑》 说:“遭逢元二轗轲,人民相食。”赵明诚的《 金石跋》 说:“如果读作元元,文理不通,怀疑当时的确有元二的说法,《 后汉书》 的注释未必正确。”按:王充的《 论衡?恢国篇》 说:“当今的皇上继位后,元二之间,恩德遍布四方。三年,零陵长出了灵芝草。四年,甘露降于五县之地。五年,又发现了灵芝。六年,黄龙现形。”这是汉章帝时期的事情。查考《章帝本纪》 ,可以看出,本纪中所纪的从建初三年以后各年的祥瑞,与王充所记的完全相同,显而易见,所谓的元二,乃是指建初元年和二年。既然说恩德遍布四方,则元二不是指灾祸,也就一目了然,无庸置疑了。汉安帝永初元年、二年,先零、滇羌叛乱,全国许多地方发生地震、大水。邓鹭于二年十一月拜大将军,可见所谓的元二,乃是指永初元年、二年,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汉碑中重复字都用小“二”字,难道只有范晔的《 后汉书》 一书中如此,而且唯独一处?我的哥哥宰相洪遵曾著《 隶释》 ,对这个问题论述得非常详尽。我编纂国史的时候,撰《 钦宗纪赞》 ,其中有“靖康元二之祸”一句,其根据就在于此。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了凡四训
- 道家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