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腑方·皮虚实第四
(论一首 方二首)
论曰∶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肤肉。若病从外生,则皮毛肤肉关格强急。
若病从内发,则骨髓痛疼。然阴阳表里,内髓外皮,其病源不可不详之也。皮虚者寒,皮实者热。凡皮虚实之,应主于肺大肠。其病发于皮毛,热则应脏,寒则应腑。
蒴蒸汤
治皮虚主大肠病,寒气关格方。
蒴 根叶(切三升) 菖蒲叶(切三升) 桃叶皮枝(三升) 细糠(一斗) 秫米(三升)
上五味以水一石五斗,煮取米熟为度,大盆器贮,于盆上作小竹床子罩盆,人身坐床中,周回四面将席荐障风,身上以衣被盖覆。若气急时,开孔对中泄气,取通身接汗可得两食久许。如此三日,蒸还温药足汁用之。若盆里不过热,盆下安炭火。非但治寒,但是皮肤一切劳冷悉治之。
栀子煎
治皮实主肺病热气方。
栀子仁 枳实 大青 杏仁 柴胡 芒硝(各二两) 生地黄 淡竹叶(切各一升) 生? 元参 ?
上十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