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方中·恶露第十四
(方二十八首)
干地黄汤
治产后恶露不尽,除诸疾,补不足方。
干地黄(三两) 芎 桂心 黄 当归(各二两) 人参 防风 茯苓 细辛 芍药 甘草(各一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再夜一。
桃仁汤
治产后往来寒热、恶露不尽方。
桃仁(五两) 吴茱萸(二升) 黄 当归 芍药(各三两) 生姜 醍醐(百炼酥)柴胡(各八两)
上八味 咀,以酒一斗,水二升,合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先食服一升,日三。
泽兰汤
治产后恶露不尽,腹痛不除,小腹急痛,痛引腰背,少气力方。
泽兰 当归 生地黄(各二两) 生姜(三两) 甘草(一两半) 芍药(一两) 大枣(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堕身欲死,服亦瘥。
甘草汤
治产乳余血不尽,逆抢心胸,手足逆冷,唇干腹胀短气方。
甘草 芍药 桂心 阿胶(各三两) 大黄(四两)
上五味 咀,以东流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阿胶令烊,分三服,一服入腹中,面即有颜色,一日一夜尽此三升,即下腹中恶血一二升,立瘥。当养之如新产者。
大黄汤
治产后恶露不尽方。
大黄 当归 甘草 生姜 牡丹 芍药 (各三两) 吴茱萸(一升)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分四服,一日令尽。加人参二两,名人参大黄汤。
柴胡汤
治产后往来寒热,恶露不尽方。
柴胡 生姜(各八两) 桃仁(五十枚) 当归 黄 芍药(各三两) 吴茱萸(二升)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去滓,先食服一升,日三。(《千金翼》以清酒一斗煮。)
蒲黄汤
治产后余疾,有积血不去,腹大短气,不得饮食,上冲胸胁,时时烦愦逆满,手足 疼,胃中结热方。
蒲黄(半两) 大黄 芒硝 甘草 黄芩(各一两) 大枣(三十枚)
上六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清朝服至日中。下若不止,进冷粥半盏即止。若不下,与少热饮自下。人羸者半之。(《千金翼》名大黄汤而无芒硝)
铜镜鼻汤
治产后余疾,恶露不除,积聚作病,血气结搏,心腹疼痛方。
铜镜鼻(十八铢,烧末) 大黄(二两半) 芍药 干地黄 芎 干漆 芒硝(各二两)
乱发(鸡子大,烧) 大枣(三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二合,去滓,纳发灰,铜镜鼻末,分三服。
小铜镜鼻汤
治如前状方。
铜镜鼻(十铢,烧末) 大黄 甘草 黄芩 芒硝 干地黄(各二两) 桃仁(五十枚)
上七味 咀,以酒六升,煮取三升,去滓,纳镜鼻末,分三服。亦治遁尸心腹痛,及三十六尸疾。
栀子汤
治产后儿生处空,流血不尽,小腹绞痛方。
栀子三十枚,以水一斗,煮取六升,纳当归、芍药各二两,蜜五合,生姜五两,羊脂一两,于栀子汁中煎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生地黄汤
治产后三日至七日腹中余血未尽,绞痛强满,气息不通方。
生地黄(五两) 生姜(三两) 大黄 芍药 茯苓 细辛 桂心 当归 甘草 黄芩(各一两半) 大枣(二十枚)
上十一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
大黄干漆汤
治新产后有血,腹中切痛方。
大黄 干漆 干地黄 桂心 干姜(各二两)
上五味 咀,以水三升,清酒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血当下。若不瘥,明旦服一升,满三服,病无不瘥。
麻子酒
治产后血不去方。
麻子五升捣,以酒一斗,渍一宿,明旦去滓,温服一升,先食服。不瘥,夜服一升,当吐下。忌房事一月,将养如初产法。
升麻汤
治产后恶物不尽,或经一月、半岁、一岁方。
升麻三两,以清酒五升渍,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当吐下恶物,勿怪,良。
治产后恶血不尽,腹中绞刺痛不可忍方∶
大黄 黄芩 桃仁(各三两) 桂心 甘草 当归(各二两) 芍药(四两) 生地黄(六两)
上八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食前分三服。
治产后漏血不止方∶
露蜂房 败船茹上二味等分作灰,取酪若浆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大黄(三两) 芒硝(一两) 桃仁 水蛭 虻虫(各三十枚) 甘草 当归(各二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三升、酒二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当下血。
治产后血不可止者方∶
干菖蒲三两,以清酒五升渍,煮取三升,分再服,即止。
治产后恶血不除,四体并恶方∶
续骨木二十两,破如算子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间食粥,或小便数,或恶血下即瘥。此木得三遍煮。
治产后下血不尽,烦闷腹痛方∶
羚羊角(烧成炭,刮取三两) 芍药(二两,熬令黄) 枳实(一两,熬令黄)
上三味治下筛,煮水作汤,服方寸匕,日再夜一,稍加至二匕。
又方 鹿角烧成炭,捣筛,煮豉汁,服方寸匕,日三夜再,稍加至二匕,不能用豉清煮水作汤服之。
又方 捣生藕取汁饮二升,甚验。
又方 生地黄汁一升,酒三合和,温顿服之。
又方 赤小豆捣散,取东流水和服方寸匕,不瘥更作。
治产后血瘕痛方∶古铁一斤,秤锤、斧头、铁杵亦得,炭火烧令赤,纳酒五升,稍热服之神妙。
治妇人血瘕,心腹积聚,产乳余疾绝生,小腹坚满,贯脐中热,腰背痛,小便不利,大便难,不下食,有伏虫,胪胀痈疽肿,久寒留热,胃脘有邪气方∶
半夏(一两六铢) 石膏 藜芦 牡蒙 苁蓉(各十八铢) 桂心 干姜(各一两) 乌喙(半两) 巴豆(六十铢,研如膏)
上九味为末,蜜丸如小豆,服二丸,日三。及治男子疝病。
治妇人血瘕痛方∶
干姜 乌贼鱼骨(各一两)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末桂心温酒服方寸匕,日三。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