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典训·农功起本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
《周书》说:神农氏时,天上降下粟谷,神农于是翻耕土地,将它种下。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白虎通》:“远古时代的人们,大都以鸟兽的肉为食物。到了神农氏,根据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以及地势条件的便利,制作耒耜等农具,教万民从事农业耕作。他通晓农事的神理奥秘,并能从实际出发灵活地施行教化,使百姓都乐意从事农业生产。大家尊称他为‘神农’。”
《典语》:“神农尝草别谷,烝民乃粒食。”
《典语》:“神农曾经亲自品尝过各种各样的野草,从中分辨出可以食用的五谷,此后百姓才能够以五谷为食。”
《世本》:“倕作耒耜。倕,神农之臣也。”
《世本》:“倕制作耒耜。倕是神农的大臣。”
《周本纪》:“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植麻、麦。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之。民皆法之。尧举以为农师。”
《周本纪》:“弃在儿童时代,就喜欢将模仿种植农作物麻麦等作为游戏。等到长大成人,便非常喜爱农耕种植。他观察土地肥瘠或地形地物看它们适宜种植什么,凡是适合种植谷物的,就马上耕地播种。百姓们都以他为榜样(热爱农业生产),为此帝尧便起用他为‘农师’。”
《汉·食货志》:“后稷始纍田,以二耜为耦。”纍,畎同,垄也。
《汉书·食货志》:“后稷开始创行纍田法,把两耜合并成耦(进行耕田)。”纍,同“畎”,指垄作。
《艺文志》:“农九家,百四十一篇。农家者流,盖出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
《艺文志》:“农家共有九家,著作一共有一百一十四篇。农家这一学派,源自像后稷那样的农官。书的内容多是讲播种各种谷物的方法,主张劝导百姓致力于农业和蚕桑生产从而取得丰衣足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左传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神仙传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