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
地名考证
《穆天子传》涉及一百二十个左右的地名。自从郭璞为《穆天子传》作注之后,历代学者考证的相关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穆王的游历路线,多有差异。
例如,《穆天子传》所说周穆王出发地为宗周,郭璞认为此宗周即指洛阳,但西周文献所称宗周在地理意义上使用时一般指镐京。对此,王国维等认同郭注,同时指出《穆天子传》并非西周文献;岑仲勉等则认为《穆天子传》是西周文献,并力图证实书中的成周就是镐京。也有学者认为宗周在西周时也有可能被用于指代洛阳。
成书时间
关于《穆天子传》的成书时间,总体说来大致有四种说法:西周说,春秋末战国初说,战国说,汉以后伪作说。但诸家之说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文献性质
《穆天子传》的性质,在古代即有不同的看法。《隋书·经籍志》将其归入史部起居注类;也有论者因其多虚构与想象,认为是传闻故事;明代胡应麟称之为小说滥觞,《四库全书总目》亦归入小说家,姚际恒还认为《穆天子传》为伪书。到了近现代,《穆天子传》的史书地位有所恢复,但仍饱受质疑。法国学者沙畹甚至以为穆天子并非周穆王,而是指秦穆公。几经争辩,《穆天子传》的真伪仍是个不解之谜。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华阳国志
- 蛮书
- 政书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百家姓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