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附案·卢德卿先生可久
卢可久字德卿,永康人。从阳明子於越,三月,既得良知之学,辞归。处一松山房,端默静坐,恍觉浮翳尽扫,皎月中天之象。再见阳明,商证益密,同门王畿、钱德洪,皆相许可。阳明子殁,归而聚徒讲学於五峰。曰:“本体工夫,不落阶级,不涉有无。悟者超於凡俗,不悟即落迷途。”又曰:“原无所存,更有何亡?原无所得,更有何失?默而识之,神而明之。”又曰:“省愆改过,是真实下工夫处,见得己过日密,则用工益精。”或问学之实功。曰:“非礼勿视听言动,充之而手舞足蹈,充之而动容周旋中礼。”其论学如此。可久负荷斯道,笃实精进,汲引提撕,至老不倦。孝事二亲,居丧尽礼。室人早丧,鳏居四十年,守严一介,芥视千乘,襟怀洒落,略无撄滞。享年七十有七,卒。所著有《光余或问》、《望洋日录》、《草窗巷语》、《文录》等书。(附案)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济公全传
- 雍正剑侠图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老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