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贼陷巢县(亲见者述)
贼既去庐州,正月二十一日,至柘皋劫掠。柘皋,巢地也。距县六十里,难民奔告,邑令严某,浙之双林人,素酷,得报犹不信,乃曰:此响马盗耳,何流贼之有?反笞之。已而遣二人侦视。二十二日甲戌卯候,严令肩舆出,将闭城,经养济院,猝遇两骑,手执红旗,自北门驰入隶役见之,惊走,严令趋匿院内,街衢寂无一人。二骑驰至南门,俄返,即有五骑从行。
顷之,复有五骑一队,络绎拥附者甚众。贼登城,执旗四拂,巷肆中争出应之,皆贼潜伏城内者。凡平日鬻帽贸布,星相卜医之属,无不皆是。须臾二百余人,已而后队大至,约三千人。初执旗二人,自南门返,见院前遗轿,诘令所在,众出之,贼挟至县。严令骂曰:死囚,汝今杀我,后必有人斩汝。贼怒杀之,年甫四十耳。妻某氏,长子年二十,俱被害。
次子年十二,幼子九岁,仆负之越垣而逸。长女十八,次女十六,有殊色,贼携怀中,使捧觞,女举杯击贼面。且詈曰:死贼汝恶贯满盈,天子将发兵剿汝,任汝杀我,吾何惧哉,贼大怒。举刀杀之。一云携去。陆孝廉赵主事俱被杀。凡杀百姓千余人。
贼初至即举火,先索骡马,次索金银子女,妇人悉贯以索,闭于县内。大肆淫秽。释囚数百,愿从之去者,即与衣枪。二十三,驻一日。二十四日,将往舒城。四门举火,三炮振营而去。至十二月二十四日庚子,贼自庐复至巢,知县王明德,江右人,鉴于严令,豫备小舟南关,闻贼至即登舟走。百姓奔窜,贼入城,无所得,焚舍数处而去。后庚辰、辛巳两年,贼复至巢,则巢邑之被难凡四矣。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别史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