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包文达宿松死节
包文达,字行甫,其先江夏人,以开国靖难北征功,世袭苏州卫指挥同知。父世爵,有方略,官未几,殁漕事。文达厉志好学,年二十,袭职在官,凡十五年。乙亥正月,流寇犯安庆,巡抚张国维命从征,文达治酒延亲知,语曰:受国恩三百年,此身亦欲用之,入内,别母再拜而出。登舟见朽甲钝戈,叹息者再,既渡江,二月二日。癸未,贼陷潜山,警益急,国维命文达疾驱至皖。时统兵官凡四人,有忌文达者,独令居后,资糒缺绝,未几,督进者羽若星下,既抵贼所,人马饥疲,拟爨而前,谋人人殊,偶得贼哨,一骑倾其橐,出白金若,争析者方杂然聚哗,寻报贼零散易袭,跃马争出,文达谏不听,从之行。诸军素苦诸弁朘削,人有离心,贼伏四起,遂鸟兽窜。火器被雨亦不效。从者引文达退,文达不可,策马奋进,故善射,亟发矢,矢尽,胁中流矢,堕马强起,拔矢挥刀,再战援绝,力竭,贼迫令卸甲降,文达瞋目怒骂,贼砍其左臂,断首而去。笑且骂曰:吾所至风靡,吴儿何能为,乃奋螳臂当我,独如包某,犹不失为一将耳。土人悲其死,庙祭其地,乡贤士大夫。吴默、张世伟辈,咸为文哭之。而诸生金俊明纪其事。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史记
- 明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越绝书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