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洪承畴擒赵四儿
八月初二日癸卯,总兵贺虎臣,击斩贼首刘六等,酉路渐平。壬辰,命洪承畴总督陕西三边,张福臻巡抚延绥,承畴击贼赵四儿擒之。赵四儿,一名点灯子,起青涧绥德,奔突延西间,往来秦晋,沿河郡县多苦之。至是伏诛,平阳稍安。其党黑煞神起,又有过天星,蝎子块等据中部,官军攻围两月不下。
十月,曹文诏及张福臻兵俱至,克之吴牲奏官贼之谣。先是,陕西巡抚李应期,言秦贼旋抚旋叛,上命吴牲确查。至是,牲报闻曰:延庆地亘数千里,土瘠民穷,连岁旱荒。盗贼蜂起,胁从甚众,几于无民,近安军南剿,贼望风潜逃,相继招安,满天星降于榆林,余贼遂徙而北。降者虽散回原籍,仍复劫掠。
于是有官贼之谣,而人人致恨于招抚之失事。点灯子众五六千,在青涧旋抚旋叛,庆阳施临庵、刘六等,亦尝受抚,今攻陷中部者,皆其众也。又降贼独头虎,见大兵之来,已出韩城,潼关道臣胡其后,犹追送赆钱九十万,贼复横索,一一给之,惟谨。要挟重赀之说,有自来矣。为今之计。集兵合剿,歼其渠而余众自破。明赏罚而士气自鼓。秦事犹可为也。
上书擒赵四儿、刘六,而此奏其覆叛者,盖疏出而贼擒也。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