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孟子到了齐国的平陆县,对那里的地方官孔距心说:“如果你的守卫战士在一天内三次擅离职守,你会开除他们吗?”长官说:“不必等三次才开除他。”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孟子说:“可是你失职的地方也很多,灾荒歉收的年份,你治下的百姓们,老弱病残的辗转于沟壑而死亡,年轻力壮的则散走四方,有好几千人啊。”长官说:“这不是我孔距心的能力能处理好的事情啊。”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孟子说:“现在假如有个人接受了替别人放牧牛羊的事,那一定要设法找到牧场和喂养牲畜的草料,要是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主人呢?还是站在一旁眼看着牛羊饿死呢?”长官说:“这是我孔距心的罪过了。”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过了些日子,孟子见到齐王,就对齐王说:“大王的地方长官,我结识了五个,其中能认识自己失职罪过的,只有孔距心一人。”于是就为齐王讲述了经过。齐王说:“这也是我的失职罪过啊。”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