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高子以告。
孟子离开齐国,有个叫尹士的人就对别人说:“不能识别齐王成不了商汤、周武那样的圣君,那是他没有眼力;如果能识齐王不行,但是还要来,那就是他贪图荣华富贵。不远千里来见齐王,得不到赏识又走了,却在昼地住宿了三天才走,是何等的想长期滞留在齐国,我最不高兴的就是这种人。”高子把这个话告诉了孟子。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孟子说:“那个尹士哪里了解我呢?不远千里来见齐王,是我的愿望!不得赏识而离开,难道是我希望的吗?我是迫不得已啊!我住了三天才离开昼地,在我心里仍觉得快了,就是希望齐王能改变态度。齐王如果改变,那就一定会过来找我。而我离开昼地,齐王没有来追我,我这才产生了想要回乡的念头。我虽然这样做,难道愿意舍弃齐王吗?这是齐王遵照足用为善的原则,齐王如果用我,我何止是齐国百姓能得到安居乐业,天下的百姓都能得到安居乐业。就是希望齐王能改变,我才每天盼望着。我难道像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小人吗?向国君进谏言而不被接受,就发怒,怨恨失意的神色露在脸上,一旦离开就竭尽全力走上一天才住宿吗?”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尹士听说孟子这番话后,说:“我才是一个小人呀!”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易经
- 易传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明史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