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慎隙
过者,怨之梯也;怨者,祸之府也。祸之所生,必由积怨;过之所始,多因忽小。小过之来,出于意表;积怨之成,在于虑外。故其来也,不自悔;其成也,怨不可防。防怨不密,而祸害臻焉!
故登峭坂而不跌坠者,慎于大也;跨阜垤而好颠蹶者,轻于小也。苟兢其步,虽履险能安;轻易其足,虽夷路亦踬。智者识轻小之为害,故慎微细之危患,每畏轻微,懔懔焉若朽索之驭六马也。
鸿毳性轻,积之沉舟;鲁缟质薄,叠之折轴。以毳缟之轻微,能败舟车者,积多之所致也。故墙之崩隤,必因其隙;剑之毁折,皆由于璺。尺蚓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泄突,致灰千室。怨之始也,征于隙纹,及其危害,大于墙剑。祸之所伤,甚于邑室,将防其萌,急于水火。
《夏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故怨不在大,亦不在小。荧荧不灭,能焚昆山;涓涓不绝,能成江河。怨之所生,不可类推;祸之所言,非可情测。或怨大而成小,或憾轻而至重,深仇不必危,而睚眦未可易也。譬如风焉,披云飞石,卷水蹶木,而入血脉不为之伤;隙穴之风,轻尘不动,毛发不摇,及中肌肤,以为深疾。大不为害,小而成患者,大风散漫,小风激射也。
故汉祖免贯高之逆,魏后(曹操)泄张绣之仇,韩信削少年之辱,安国释田甲之慢。此皆遇英达之主,宽廓之衿,得以深怨而不为仇也。鲁酒薄而邯战围,羊羹偏而宋师败,郈孙以斗鸡亡身,齐侯以笑嫔破国。皆以轻蔑细怨,忘树祸端,以酒食戏笑之故,败国灭身为天下笑,不慎故也。
识之暗者,皆以小害易微之事,以至于大患。祸之至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害与利同邻,若非至精,莫能分矣。是以智患者,祸福之门户,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不可不慎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道家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