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国务
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大务 ,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
文王询问太公道:“我想知道治国的根本道理。如果想让君主受百姓爱戴,百姓安居乐业,应该怎么做呢?”
太公曰:“爱民而已。”
太答道:“只需要爱护百姓就行了。”
文王曰:“爱民奈何?”
文王问道:“应该怎么去爱护百姓呢?”
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不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太公回答说:“要对百姓有利,不要对他们施加伤害;安抚成全百姓的家业,不要加以毁败。使百姓能够生存下来而不被无缘无故的杀害,给予百姓实惠而不掠夺侵占他们的利益,使百姓安乐而不要让他们蒙受痛苦,让百姓高高兴兴而不要激起他们愤怒。”
文王曰:“敢请释其故。”
文王说:“想请您再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
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 ,则与之;俭宫室台榭 ,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 ,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太公说:“百姓不失去工作,对他们就是有利的;不耽误耕种收获,就是促成了百姓的事情;减省刑罚,就是保护了百姓的生存;减轻赋税,就是给老百姓实惠;少修建宫室台榭,百姓就高兴;官吏清廉不苛捐杂税,就是让百姓喜悦。相反,使百姓失去工作,就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耽误农时,就是损坏百姓的事情;百姓无罪而妄加惩罚,就是杀害他们;横征暴敛,就是对百姓的掠夺;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台榭而疲劳民力,就会增加百姓的痛苦;官吏贪污苛扰,就会激起百姓的愤怒。所以,善于治国的君主,统驭百姓像父母爱护子女,兄长爱护弟妹那样,看到他们饥寒就为他们忧虑,看到他们劳苦就为他们悲痛,对他们施行赏罚就像自己身受赏罚,向他们征收赋税如同夺取自己的财物。这些就是爱护百姓的道理。”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尔雅
- 公羊传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