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周去非自序称此书本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加以耳闻目睹的材料而成。共录存二百九十四条,用以答客问,故名曰代答。书分地理﹑边帅﹑外国﹑风土﹑法制、财计等共二十门,今有标题者十九门,一门存其子目而佚其总纲。
它记载了宋代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以及物产资源﹑山川﹑古迹等情况。其中外国门﹑香门﹑宝货门兼及南洋诸国,并涉及大秦﹑大食﹑狗国、木兰皮诸国,反映了当时岭南地区与海外诸国的交通﹑贸易等情况;边帅门概述岭南沿边各军事建置的渊源﹑演变和辖属;法制门列举一些当时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方面特殊规定﹔财计门记载当时岭南地区的财政﹑商业等情况,并附有统计数字,这些都保留了许多正史中未备的社会经济史料。
所记条分缕析,较以前记载岭南情况各书叙述为详,参考价值甚高,是研究岭南社会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原本已佚,今本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兵家
- 三十六计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慎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