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一员官
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时有陋规:凡贪墨者亏空犯赃罪,上官辄庇之,以赃分摊属僚,无敢梗者。以命公,不受,强之不得,怒加叱骂。公亦恶声还报之曰:“某官虽微?亦受君命。可以参处,不可以骂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损朝廷之禄,代人偿枉法赃耳!”上官乃改颜温慰之。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会高苑有穆情怀者,狐附之,辄慷慨与人谈论,音响在坐上,但不见其人。适至郡,宾客谈次,或诘之曰:“仙固无不知,请问郡中官共几员?”应声答曰:“一员。”共笑之。复诘其故。曰:“通郡官僚虽七十有二,其实可称为官者,吴同知一人而已。”是时泰安知州张公,人以其木强,号之“橛子”。凡贵官大僚登岱者,夫马兜舆之类,需索烦多,州民苦于供亿。公一切罢之。或索羊豕,公曰:“我即一羊也,一豕也,请杀之以犒驺从。”大僚亦无奈之。公自远宦,别妻子者十二年。初莅泰安,夫人及公子自都中来省之,相见甚欢。逾六七日,夫人从容曰:“君尘甑犹昔,何老悖不念子孙耶?”公怒大骂,呼杖,逼夫人伏受。公子覆母,号泣求代。公横施挞楚,乃已。夫人即偕公子命驾归,矢曰:“渠即死于是,吾亦不复来矣!”逾年公卒。此不可谓非今之强项令也。然以久离之琴瑟,何至以一言而躁怒至此,岂人情哉!而威福能行床第,事更奇于鬼神矣。
- 推荐作品: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易经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