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龙飞相公
安庆戴生,少薄行,无检幅。一日醉归,途中遇故表兄季生。醉后昏眊,竟忘其死,问:“向在何所?”季曰:“仆已异物,君忘之耶?”戴始恍然,而醉亦不惧,问:“冥间何作?”答曰:“近在转轮王殿下司录。”戴曰:“人世祸福当必知之?”季曰:“此仆职也,乌得不知?但过繁不甚关切,不能尽记耳。三日前偶稽册,尚赌君名。”戴急问其何词,季曰:“不敢相欺,尊名在黑暗狱中。”戴大惧,酒亦醒,苦求拯拔。季曰:“此非仆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复挽。穷秀才有何大力?即日行一善,非年余不能相准,今已晚矣。但从此砥行,则地狱或有出时。”戴闻之泣下,伏地哀恳;及仰首而季已杳矣。悒悒而归。由此洗心改行,不敢差跌。
先是,戴私其邻妇,邻人闻之而不肯发,思掩执之。而戴自改行,永与妇绝;邻人伺之不得,以为恨。一日遇于田间,阳与语,给窥眢井,因而堕之。井深数丈,计必死。而戴中夜苏,坐井中大号,殊无知者。邻人恐其复上,过宿往听之;闻其声,急投石。戴移避洞中,不敢复作声。邻人知其不死,劚土填井,几满之。
洞中冥黑真与地狱无异。况空洞无所得食,计无生理。葡匐渐入,则三步外皆水,无所复之,还坐故处。初觉腹馁,久竟忘之。因思重泉下无善可行,惟长宣佛号而已。既见磷火浮游,荧荧满洞,因而祝之曰:“闻青燐悉为冤鬼;我虽暂生,固亦难返,如可共话,亦慰寂寞。”但见诸磷渐浮水来;燐中有一人,高约人身之半。诘所自来,答云:“此古煤井。主人攻煤,震动古墓,被龙飞相公决地海之水,溺死四十三人。我皆鬼也。”问:“相公何人?”曰:“不知也。但相公文学士,今为城隍幕客,彼亦怜我等无辜,三五日辄一施水粥。思我辈冷水浸骨,超拔无日。君倘再履人世,祈捞残骨葬一义冢,则惠及泉下者多矣。”戴曰:“如有万分之一,此更何难。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因教诸鬼使念佛,捻块代珠,记其藏数。不知时之昏晓:倦则眠,醒则坐而已。
忽见深处有笼灯,众喜曰:“龙飞相公施食矣!”邀戴同往。戴虑水沮,众强曳扶以行,飘若履虚。曲折半里许,至一处,众释令自行;步益上,如升数仞之阶。阶尽,睹房廊,堂上烧明烛一支,大如臂。戴久不见火光,喜极趋上。上坐一叟,儒服儒巾。戴辍步不敢前,叟已睹见,讶问:“生人何来?”戴上,伏地自陈。叟曰:“我子孙也。”因令起,赐之坐。自言:“戴潜,字龙飞。向因不肖孙堂,连结匪类,近墓作井,使老夫不安于夜室,故以海水投之。今其后续如何矣?”盖戴近宗凡五支,堂居长。初,邑中大姓赂堂,攻煤于其祖茔之侧。诸弟畏其强莫敢争。无何地水暴至,采煤人尽死井中。诸死者家群兴大讼,堂及大姓皆以此贫;堂子孙至无立锥。戴乃堂弟裔也。曾闻先人传其事,因告翁。翁曰:“此等不肖,其后焉得昌!汝既来此,当勿废读。”因饷以酒馔,遂置卷案头,皆成、洪制艺,迫使研读。又命题课文,如师教徒。堂上烛常明,不剪亦不灭。倦时辄眠,莫辨晨夕。翁时出,则以一僮给役。历时觉有数年之久,然幸无苦。但无别书可读,惟制艺百首,首四千余遍矣。翁一日谓曰:“子孽报已满,合还人世。余冢邻煤洞,阴风刺骨,得志后当迁我于东原。”戴敬诺。翁乃唤集群鬼,仍送至旧坐处。群鬼罗拜再嘱。戴亦不知何计可出。
先是家中失戴,搜访既穷,母告官,系缧多人,杳无踪迹。积三四年,官离任,缉察亦弛。戴妻不安于室,遣嫁去。会里中人复治旧井,入洞见戴,抚之未死。大骇,报诸其家。异归经日,始能言其底里。自戴入井,邻人殴杀其妻,为妻翁所讼,驳审年余,仅存皮骨而归。闻戴复生,大惧亡去。宗人议究治之。戴不许;且谓曩时实所自取,此冥中之谴,于彼何与焉。邻人察其意无他,始逡巡而归。井水既涸,戴买人入洞拾骨,俾各为具,市棺设地,葬丛冢焉。又稽宗谱名潜,字龙飞,先设品物祭诸冢。学使闻其异,又赏其文,是科以优等入闱,遂捷于乡。既归,营兆东原,迁龙飞厚葬之;春秋上墓,岁岁不衰。
异史氏曰:“余乡有攻煤者,洞没于水,十余人沉溺其中。竭水求尸,两月余始得涸,而十余人并无死者。盖水大至时,共泅高处,得不溺。缒而上之,见风始绝,一昼夜乃渐苏。始知人在地下,如蛇鸟之蛰,急切未能死也。然未有至数年者。苟非至善,三年地狱中,乌复有生人哉!”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别史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