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采薇翁
明鼎革,干戈蜂起。於陵刘芝生先生聚众数万,将南渡。忽一肥男子诣栅门,敞衣露腹,请见兵主。先生延入与语,大悦之。问其姓名,自号采薇翁。刘留参帷幄,赠以刃。翁言:“我自有利兵,无须矛戟。”问:“兵所在?”翁乃捋衣露腹,脐大可容鸡子;忍气鼓之,忽脐中塞肤,嗤然突出剑跗;握而抽之,白刃如霜。刘大惊,问:“止此乎?”笑指腹曰:“此武库也,何所不有。”命取弓矢,又如前状,出雕弓一具;略一闭息,则一矢飞堕,其出不穷。已而剑插脐中,既都不见。刘神之,与同寝处,敬礼甚备。
时营中号令虽严,而乌合之群,时出剽掠。翁曰:“兵贵纪律;今统数万之众,而不能镇慑人心,此败亡之道。”刘喜之,于是纠察卒伍,有掠取妇女财物者,枭以示众。军中稍肃,而终不能绝。翁不时乘马出,遨游部伍之间,而军中悍将骄卒,辄首自堕地,不知其何因。因共疑翁。前进严饬之策,兵士已畏恶之;至此益相憾怨。诸部领谮于刘曰:“采薇翁,妖术也。自古名将,止闻以智,不闻以术。浮云、白雀之徒,终致灭亡。今无辜将士,往往自失其首,人情汹惧;将军与处,亦危道也,不如图之。”刘从其言,谋俟其寝而诛之。使觇翁,翁坦腹方卧,鼻息如雷。众大喜,以兵绕舍,两人持刀入断其头;及举刀,头已复合,息如故,大惊。又斫其腹;腹裂无血,其中戈矛森聚,尽露其颖。众益骇,不敢近;遥拨以矟,而铁弩大发,射中数人。众惊散,白刘。刘急诣之,已杳矣。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匡谬正俗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