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三十七
◎列女
○邢简妻陈氏 耶律氏常哥 耶律奴妻萧氏 耶律术者妻萧氏 耶律中妻萧氏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与其得烈女,不若得贤女。天下而有烈女之名,非幸也。《诗》赞卫共姜,《春秋》褒宋伯姬,盖不得已,所以重人伦之变也。辽据北方,风化视中土为疏。终辽之世,得贤女二,烈女三,以见人心之天理有不与世道存亡者。
邢简妻陈氏,营州人。父陉,五代时累官司徒。陈氏甫笄,涉通经义,凡览诗赋,辄能诵,尤好吟咏,时以女秀才名之。年二十,归于简。孝舅姑,闺门和睦,亲党推重。有六子,陈氏亲教以经。后二子抱朴、抱质皆以贤,位宰相。统和十二年卒。睿智皇后闻之,嗟悼,赠鲁国夫人,刻石以表其行。及迁祔,遣使以祭。论者谓贞静柔顺,妇道母仪始终无慊云。
耶律氏,太师适鲁之妹,小字常哥。幼爽秀,有成人风。及长,操行修洁,自誓不嫁。能诗文,不苟作。读《通历》,见前人得失,历能品藻。咸雍间,作文以述时政。其略曰:“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人主当任忠贤,人臣当去比周,则政化平,阴阳顺。欲怀远则崇恩尚德,欲强国则轻徭薄赋。四端五典为治教之本,六府三事实生民之命。淫侈可以为戒,勤俭可以为师。错枉则人不敢诈,显忠则人不敢欺。勿泥空门,崇饰土木;勿事边鄙,妄费金帛。满当思溢,安必虑危。刑罚当罪,则民劝善。不宝远物,则贤者至。建万世磐石之业,制诸部强横之心。欲率下则先正身,欲治远则始朝廷。”上称善。时枢密使耶律乙辛爱其才,屡求诗,常哥遗以回文。乙辛知其讽己,衔之。大康三年,皇太子坐事,乙辛诬以罪,按无迹,获免。会兄适鲁谪镇州,常哥与俱,常布衣疏食。人问曰:“何自苦如此?”对曰:“皇储无罪遭废,我辈岂可美食安寝。”及太子被害,不胜哀痛。年七十,卒于家。
耶律奴妻萧氏,小字意辛,国舅驸马都尉陶苏斡之女。母胡独公主。意幸美姿容,年二十始适奴。事亲睦族,以孝谨闻。尝与娣姒会,争言厌魅以取夫宠,意辛曰:“厌魅不若礼法。”众问其故,意辛曰:“修己以洁,奉长以敬,事夫以柔,抚下以宽,毋使君子见其轻易,此之为礼法,自然取重于夫。以厌魅获宠,独不愧于心乎!”闻者大惭。初,奴与枢密使乙辛有隙。及皇太子废,被诬夺爵,没入兴圣宫,流乌古部。上以意辛公主之女,欲使绝婚。意辛辞曰:“陛下以妾葭莩之亲,使免流窜,实天地之恩。然夫归之义,生死以之。妾自笄年从奴,一旦临难,顿尔乖离,背纲常之道,于禽兽何异?幸陛下哀怜,与奴俱行,妾即死无恨!”帝感其言,从之。意辛久在贬所,亲执役事,虽劳无难色。事夫礼敬,有加于旧。寿隆中,上书乞子孙为著帐郎君。帝嘉其节,召举家还。子国隐,乾统间始仕。保大中,意辛在临潢,谓诸子曰:“吾度卢彦伦必叛,汝辈速避,我当死之。”贼至,遇害。
耶律术者妻萧氏,小字讹里本,国舅孛堇之女。性端悫,有容色,自幼与他女异。年十八归术者。谨裕贞婉,娣姒推尊之。及居术者丧,极哀毁。既葬,谓所亲曰:“夫妇之道,如阴阳表里。无阳则阴不能立,无表则里无所附。妾今不幸失所天,且生必有死,理之自然。术者早岁登朝,有才不寿。天祸妾身,罹此酷罚,复何依恃。傥死者可见,则从;不可见,则当与俱。”侍婢慰勉,竟无回意,自刃而卒。
耶律中妻萧氏,小字挼兰,韩国王惠之四世孙。聪慧谨愿。年二十归于中,事夫敬顺,亲戚咸誉其德。中尝谓曰:“汝可粗知书,以前贞淑为鉴。”遂发心诵习,多涉古今。天庆中,为贼所执,潜置刃于履,誓曰:“人欲污我者,即死之。”至夜,贼遁而免。久之,帝召中为五院都监,中谓妻曰:“吾本无宦情,今不能免。我当以死报国,汝能从我乎?”挼兰对曰:“谨奉教。”及金兵徇地岭西,尽徙其民,中守节死。挼兰悲戚不形于外,人怪之。俄跃马突出,至中死所自杀。
论曰:陈氏以经教二子,并为贤相,耶律氏自洁不嫁,居闺阃之内而不忘忠其君,非贤而能之乎!三萧氏之节,虽烈丈夫有不能者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