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龙马负河图洛书
龙马负河图洛书
却说太昊得苍颉丹书,发下教台抄传示天下,代去燧人氏结绳之政。
帝一日召群臣曰:“寡人赖卿等相辅,天下今稍清平。今削木为琴,面圆以法天,底平以象地;
龙池八寸,通八风;东北条风,东明庶风,东南清明风,南景风,西南凉风,西阊阖风,西北不周风,北广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
五弦象五行;长七尺二寸,按七十二候五日一候,一月六候,三侯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侯;
用丝绳为弦,弦二十有七条,命之曰离徽,上以通神明之覞音要,下以合天人之和;
絙音耕为三十六弦之瑟,与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卿等以为可否?”
群臣皆叩首曰:“臣等愚昧,愿我主教之!”帝即发式,命木匠用桐木削析,依式而造,颁赐天下。众臣皆退。天下士民领式咸法制度,各相传授,无不欢悦。天下琴瑟自此始。
帝一日升殿,群臣朝毕,忽午门外流传警报至,帝命宣入。俯伏山呼毕,帝问曰:“汝报何事?”报人曰:“臣居近孟津河边,河中忽然大涨,波浪滔天。水中有一巨兽,似龙非龙,似马非马,浪里飞腾,人民惊惧,一方弗宁,民故特来奏知。”帝闻奏,言曰:“此乃何物如此?”女娲氏奏曰:“似龙似马,皆吉兽也,又出于河中,必主有佳兆。我主宜排驾备香案前去同群臣观之,便见端的。”帝准奏,即命排驾,同众臣至河边。只见河中洪涛巨浪,波中一兽踏水如登平地,大体似马而身有鳞,高八九尺,有两翼,形类骆驼,背上负一朱箱,面上有四字,乃“河图洛书”。帝一见,命抬香案至前,亲自同群臣礼拜。帝祝曰:“朕治天下数百季矣,若朕有过,罪在朕躬,望龙神息其波浪,无害于民!”帝方祝罢,只见风恬浪静,龙马遂负箱直至河边。帝见之大喜曰:“蒙神顿息波浪之势,可负箱至岸。如内有益民之物,乞神点头三下,朕即取之:若是不然,端立勿动,朕不取也。”那龙马听帝言语,即连忙点头三下,帝心甚悦,即命女娲氏向前取之。女娲氏去河边取起负箱,那龙马复驰入河中,没而不见。霎时波浪平息,帝随于河边拜谢,命夫扛箱同众臣回朝。帝坐于殿上言曰:“朕蒙河神赐此丹箱,不知内有何物,今宜焚香叩首礼拜,同众臣开箱看是何物。”众臣曰:“我主之言是也。”即命安排香案。
帝焚香叩首毕,众臣亦各礼拜,命女娲氏于当殿上拿开箱盖,帝同众臣取出视之,乃《河图》《洛书》,画成八卦,变为八八六十有四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内又教人作甲历。甲历者,始于甲子,终于癸亥,干支相配为十二宫辰,六甲周而天道之事备矣。岁以是纪,而月不能乱;日以是纪,而时不易;昼夜以是纪,而人知度数;四季以是纪,东、西、南、北而不惑。一年分十二月,一月分三十日。按日分十二时,一时分八刻,依《河》《洛》推算,则年、月、日、时定矣。
帝同群臣览毕,君臣皆大欢喜。群臣叩首奏曰:“前代三皇虽开世道,有恩于民,但世尚洪荒,而文明犹未开,颛蒙犹未启,我主今得先天卦爻而兴教,实万世文明之主也。”帝曰:“卿等之言虽是,朕今不惜勤劳,将八卦变六十四卦,定东、南、西、北,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教民决嫌疑,定犹豫,便民不迷于吉凶悔吝之途。开物成务之学,天地秘造之机,朕为之泄尽可乎!”众臣闻帝言,各皆大喜,稽首奏曰:“今得我主不借勤劳,有费圣心,一至于此。自三皇以来,未有盛于我主之治而成万代之规模矣。”帝大悦,各赐筵宴而散。帝作成先天卦爻变法,颁行天下。后在位一千一百一十五年,寿一千一百五十岁而崩。伏羲氏之后有十五氏,女娲氏即位,十四氏为诸侯。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通典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