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史料
前源文献
参见:十八家晋史
在唐人修晋书以前据晋、宋等书列传所载,诸家为晋书者无虑数十种,其中到唐初时能为世人所见尚有19种。这么多家记述晋史的旧史文献就成为了唐修《晋书》时主要的前源文献。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篇云:皇家贞观中有诏,以前后晋史十有八家,制作虽多,未能尽善,乃敕史官更加篆录,采正典与杂说数十余部,兼引伪史十六国书,为纪十,志二十,列传七十,载记三十,并序例目录,合为百三十二卷。自是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竞从新撰者焉。
18家晋书之名由此而立,但唐初所存的晋朝史书实际为19家。其中用编年体撰写的有11家,分别是:
陆机《晋记》4卷
干宝《晋纪》23卷
曹嘉之《晋记》10卷
习凿齿《汉晋春秋》47卷
邓粲《晋纪》11卷
孙盛《晋阳秋》32卷
刘谦之《晋记》23卷
王韶之《晋记》10卷
徐广《晋纪》45卷
檀道鸾《续晋阳秋》20卷
郭季产《续晋记》5卷
用纪传体撰写的有8家,分别是:
王隐《晋书》93卷
虞预《晋书》44卷
朱凤《晋书》14卷
何法盛《晋中兴书》78卷
谢灵运《晋书》36卷
萧子云《晋书》102卷
萧子显《晋史草》30卷
臧荣绪《晋书》110卷
这19家中包括西晋和东晋全部史实的仅臧荣绪一家。臧荣绪的《晋书》乃唐初以前唯一完整的一个本子,因而唐初所修撰的《晋书》主要以臧氏之书为蓝本,并通称为《新晋书》,以区别于臧氏之《旧晋书》。自臧氏之书亡佚,《新晋书》才独居《晋书》之名。
《史通》在上面所引的那段话之前原有一句,齐隐士东莞臧荣绪又集东、西二史,合成一书,所以后面才说,自是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竞从新撰者焉。于此可知唐初所称的18家晋书是指臧荣绪《晋书》以外的诸家史书而言:《史通》的话是依据贞观中的诏书而说的,所以较为简略,从唐初各家流传的情况和修撰《晋书》的过程看,这样理解是无可怀疑的。
除上述19家外,还有4家纪传体晋书,它们是:
谢沈《晋书》
郑忠《晋书》7卷
沈约《晋书》110卷
庾铣《东晋新书》7卷
上述23家晋书各有不少缺憾,诸如有的属于未完成的史稿,如谢灵运、沈约、萧子显等所撰;有的受客观条件所限,很难做到载录完全,成为晋朝的通史;臧荣绪《晋书》虽说志传俱备,较为完整,但与东晋一代并立甚至比东晋更久的十六国史又未能录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于贞观十八年,敕令房玄龄、褚遂良等重撰《晋书》,贞观二十年书成,凡130卷。到安史之乱发生时,作为御史晋书编写时的主要蓝本臧荣绪所撰《晋书》已下落不明,,其余的22家晋史书也皆散佚。
总结:臧荣绪《晋书》110卷为最全面的旧晋书,而现行《晋书》实为新晋书。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