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书中的韦痴珠才华超群、胸怀韬略,却潦倒终生。这一形象明显寄寓着作者的一腔忧愤,形象地体现了清末知识分子地位的式微。同时,伴随着名士的式微,妓女的命运更为悲惨。书中的刘秋痕,无疑是追求美好人生而不得的悲剧性妓女形象。她的不幸,同样是作者悲观失望情绪的真切流露。
《花月痕》的人物设置颇具独特性。两对人物论身份并无二致,都是名士配名妓。两对人物的关系,显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相互映衬的。痕是花月的影子,二而一,一而二。作者以此构思全书,便是一种正反对照而又正反合一的结构布局。③作品以痴珠、秋痕与荷生、采秋做穷达升沉的对比,并有主宾之分,即痴珠、秋痕为主,荷生、采秋为宾。具体地说,作者借韦刘之离发泄其怀才不遇的牢骚,借韩杜之合寄托其发迹腾达的梦想。小说暴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反映了封建末世文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精神面貌。
韦痴珠与韩荷生,文才武略,世所罕匹,都是非凡人物,然而他们的经历和结局却大相径庭。
韦痴珠空有一身本事,却难遇知己,所上《平倭十策》,亦徒遭白眼,无人采纳。生为闽人,为客晋地,生计困顿。偶遇红颜知己刘秋痕于北里并州,却苦于无力为之赎身。岂止赎身无资?即使刘秋痕横遭凌辱,他亦毫无庇护之功,终至郁郁不得志,抱恨死于壮年,所爱刘秋痕亦随之投环而尽。
韩荷生却不然,既被聘为幕僚,便春风得意入幕邀功,施展才华,屡出奇策,数立军功,终至封侯,所爱杜采秋也被封为一品夫人。至功成名就时又急流勇退,借故辞官,衣锦还乡,颐养天年,完成了古代士子所极力追求的高境界。显而易见,韦痴珠是作者的现实生活的写照,韩荷生则是作者理想世界的化身。小说借前者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苦恼与忧愤,借后者表达其对理想的憧憬与渴求。这种结局自然是非现实的,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失意文人追求功名富贵风流生活的庸俗理想。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过江七事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园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