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丹田
上丹田
眉间内入三寸为上丹田宫,也叫泥丸宫。泥丸百节皆有神,……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讲的是泥丸宫在一身之首,是百神之主,泥丸百节都有神,它们都受脑主持而排定坐次,泥丸九真都穿紫衣罗裳,人们只要意守上丹田,存思九真神,就可以延寿不老。
中丹田
就是指心,又叫绛宫。经中述道: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讲的是,六腑五脏息息相关,共同维持人体正常运转,它们各有所辖,有不同的运作方式,但都受心主宰,故心存则五脏六腑听令而正常运行。人们若意守中丹田,存思不舍,自会长生。
下丹田
又叫气海、精门、名关元、命门等,在脐下三寸处。经中讲述下丹田的重要性:或精或胎别执方,核孩合延生华芒。道经认为下丹田是人命的根基、阴阳的门户、五气的本元;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胎之处,内有真神赤子居住,故称下丹田为命门、生门或生宫。核孩,指宫中的阴阳神名,也叫伯桃,字合延。人们若意守下丹田,存思阴阳之神,则阴阳之气不衰,生命不枯。
三黄庭
与三丹田相对应,《内景经》还提出三黄庭之说。上黄庭宫在脑中,与上丹田相应;中黄庭宫也与中丹田一致,都在心中;只是下黄庭宫在脾中,与下丹田不一致。总而言之,《内景经》就是以三丹田和三黄庭为枢纽,注重存思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神,强调积累精气作为长生要诀,即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