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十大经·姓争
高阳问力黑曰: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莫循天德,谋相覆倾。吾甚患之,为之若何?力黑对曰:勿忧勿患,天制固然。天地已定,蚑蛲毕争。作争者凶,不争亦毋以成功。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则不失所守。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胜生已定,敌者生争,不谌不定。凡谌之极,在刑与德。
高阳问力黑说:天地已经形成,百姓也因此产生。很多人都不遵循天道,而且阴谋相互颠覆,我对此十分忧虑,这怎么办呢?力嘿回答说:不需忧虑,也不必担心,天道自有其本然的法则。天地的格局已定,连各色的动物都在纷纷争斗,妄肆争斗者有凶殃,然而一昧不争的也无成功可言。自然社会的规律便是:顺随天道的就能兴昌,违逆天道的就会败亡。不违背天道,就不会失去自己所固有持守的东西。天地已经形成,人民随之产生。氏族部落已经形成,敌对的部落之间也就随之出现争斗,不予以伐正这种争端就不会平息。而伐正的准则,便是刑罚和德赏并行。
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当。望失其当,环视其殃。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缪缪天刑,非德必倾。刑德相养,逆顺若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
刑罚与德赏昭著显明,兼行并举,配合恰当。如果配合失当,上天会反过来降灾的。天德平正,但没有刑罚的配合是无法实行的;天刑威严,但没有德赏作依托也必然倾毁。刑罚与德赏相辅相成,逆与顺也便因此而定。刑罚属阴的范畴,因此具有微晦的特质;德赏属阳的范畴,因此具有明彰的特质。所以,秉执法度要彰明,施行道术要隐晦。
明明至微,时反以为几。天道环周,于人反为之客。争作得时,天地与之。争不衰,时静不静,国家不定。可作不作,天稽环周,人反为之客。静作得时,天地与之;静作失时,天地夺之。
明了通晓德赏、刑罚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要抓住天道运行的规律来把握采取行动的契机。这样的话,人就能在天道运行当中反客为主。如果一味地争竞,该静时不静,国家就无法安定治理。相反的,该动时不动,那么在天道运行当中,人就会重新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说,动静合时,就会得到天地的佑助;而如果动静不合时宜,就会失去天地的佑助。
- 推荐作品:
- 子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列子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幽梦影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