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楚语·范无宇论国为大城未有利者
灵王城陈、蔡、不羹,使仆夫子晳问于范无宇,曰:“吾不服诸夏而独事晋何也,唯晋近我远也。今吾城三国,赋皆千乘,亦当晋矣。又加之以楚,诸侯其来乎?”对曰:“其在志也,国为大城,未有利者。昔郑有京、栎,卫有蒲、戚,宋有萧、蒙,鲁有弁、费,齐有渠丘,晋有曲沃,秦有徵、衙。叔段以京患庄公,郑几不克,栎人实使郑子不得其位。卫蒲、戚实出献公,宋萧、蒙实弑昭公,鲁弁、费实弱襄公,齐渠丘实杀无知,晋曲沃实纳齐师,秦徵、衙实难桓、景,皆志于诸侯,此其不利者也。
楚灵王修筑陈国、蔡国、不羹的城墙,派子皙去询问范无宇,说:“我不能使中原各国归附,它们只事奉晋国,是什么原因呢?只是因为晋国离它们近而我国离它们远。现在我修筑三国的城墙,它们各出一千辆战车,也相当于晋国了。再加上楚国的兵力,诸侯们该来归附了吧?”范无宇回答说:“书籍上记载说,国家修建大城,没有什么好处。以前郑国有京城、栎城,卫国有蒲城、戚城,宋国有萧城、蒙城,鲁国有弁城、费城,齐国有渠丘城,晋国有曲沃城,秦国有徵城、衙城。叔段因为京城而给郑庄公制造忧患,郑国几乎不能战胜他,栎人傅瑕使郑子丢掉了君位。卫国蒲城、戚城的邑主驱逐了卫献公,宋国萧城、蒙城的邑主杀害了宋昭公,鲁国弁城、费城的邑主削弱了鲁襄公的势力,齐国渠丘的邑主杀死了公孙无知,晋国曲沃的邑主被齐军接纳而作乱,秦国徵城、衙城的邑主侵逼秦桓公和秦景公,这些在各诸侯国都有记载,都是不利的例子。
“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拇毛脉,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地有高下,天有晦明,民有君臣,国有都鄙,古之制也。先王惧其不帅,故制之以义,旌之以服,行之以礼,辩之以名,书之以文,道之以言。既其失也,易物之由。夫边境者,国之尾也,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蝱?之既多,而不能掉其尾,臣亦惧之。不然,是三城也,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
“而且修筑城邑就像人的身体一样,有头和四肢,一直到手指、毛发和血脉,大的部位能调动小的部位,所以行动起来不劳累。地势有高低,天气有阴晴,人分君臣,国家有国都和边邑,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先王怕有人不遵守它,所以用德义来制约它,用服饰来彰显它,用礼仪来推行它,用名号来分辨它,用文字记载它,用语言表述它。及至丧失了它,就是因为改变了尊卑秩序的缘故。边境地区,是国家的尾部,譬如牛马,处暑到了,牛虻就聚集得越来越多,导致无法摆动尾巴了,我也害怕国家会这样。否则,这三座城岂不能使诸侯的心感到害怕呢。”
子晳复命,王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则?是言诞也。”右尹子革侍,曰:“民,天之生也。知天,必知民矣。是其言可以惧哉!”三年,陈、蔡及不羹人纳弃疾而弑灵王。
子皙回报楚灵王,灵王说:“这人只是稍微懂得天道,哪里知道治民的法则呢?这些话真是虚妄。”右尹子革在旁陪侍,说:“百姓是上天生的,懂得天道,必然也懂百姓。对于他的这些话应该警惕呀!”过了三年,陈国、蔡国和不羹的人接纳了弃疾,杀死了楚灵王。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