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晋语·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
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曰:“佞之见佞,果丧其田。诈之见诈,果丧其赂。得国而狃,终逢其咎。丧田不惩,祸乱其兴。”既里、丕死,祸,公陨于韩。郭偃曰:“善哉!夫众口祸福之门。是以君子省众而动,监戒而谋,谋度而行,故无不济。内谋外度,考省不倦,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晋惠公回国后,背弃了许给国内外帮助过他的人好处的诺言。民众讽刺说:“讨好的被作弄,到底没有得到田地。欺诈的被欺诈,终究没有得到好处。那贪心得国的人,到头来将要遭到灾殃。那丢了田地而不去报复的人,祸乱就要临头了。”不久里克、丕郑果然被杀;灾殃到来,惠公也在韩地兵败被俘。大夫郭偃感叹说:“太好了!众人的嘴是祸福的门。因此有见识的人体察民众的愿望后才行动,了解民众的舆论后才谋划,谋划的事经过揣度后才实施,所以没有不成功的。谋划于心而揣度于外,不倦地思考比较,每天反复研究,警戒防备之道就全在于此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