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晋语·郑叔詹据鼎耳而疾号
文公诛观状以伐郑,反其陴。郑人以名宝行成,公弗许,曰:“予我詹而师还。”詹请往,郑伯弗许,詹固请曰:“一臣可以赦百姓而定社稷,君何爱于巨也?”郑人以詹予晋,晋人将烹之。詹曰:“臣愿获尽辞而死,固所愿也。”公听其辞。詹曰:“天降郑祸,使淫观状,弃礼违亲。臣曰:‘不可。夫晋公子贤明,其左右皆卿才,若复其国,而得志于诸侯,祸无赦矣。’今祸及矣。尊明胜患,智也。杀身赎国,忠也。”乃就烹,据鼎耳而疾号曰:“自今以往,知忠以事君者,与詹同。”乃命弗杀,厚为之礼而归之。郑人以詹伯为将军。
晋文公因讨伐偷看他肋骨的曹共公,随后又攻打郑国,摧毁城上的矮墙。郑国用名贵的宝物来乞和,晋文公不答应,说:“你们把叔詹交出来,我就退兵。”叔詹请求前往,郑文公不答应,叔詹再三请求说:“用我一个人可以救百姓,安国家,君主何必对小臣如此爱惜呢?”郑国将叔詹交给了晋国,晋人将要烹煮叔詹。叔詹说:“我希望把话说完而死,那是我的心愿。”晋文公听他陈辞。叔詹说:“上天把灾祸降给郑国,如同曹共公偷看肋骨的事那样,抛弃了礼仪,违背了宗亲关系。我劝阻说:‘不可以这样。晋公子十分贤明,他的左右随从都具有做卿的才干,如果一旦返国即位,必然得志成为诸侯的盟主,那末郑国的大祸将无法解除。’今天大祸果然到来了。我当初尊重公子的贤明,预先觉察到祸患而加以遏制,这是聪明。现在不避个人的牺牲,挽救国家,这是忠贞。”说罢便去就刑,用手抓住鼎耳大声呼喊:“从今以后,忠心耿耿事奉君主的人,都要落得和我叔詹一样的下场。”晋文公于是下令不杀叔詹,待以厚礼,将他送还了郑国。郑文公因此任命叔詹为将军。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难经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