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鲁语·叔孙穆子知楚公子围有篡国之心
虢之会,楚公子围二人执戈先焉。蔡公孙归生与郑罕虎见叔孙穆子,穆子曰:“楚公子甚美,不大夫矣,抑君也。”郑子皮曰:“有执戈之前,吾惑之。”蔡子家曰:“楚,大国也;公子围,其令尹也。有执戈之前,不亦可乎?”穆子曰:“不然。天子有虎贲,习武训也;诸侯有旅贲,御灾害也;大夫有贰车,备承事也;士有陪乘,告奔走也。今大夫而设诸侯之服,有其心矣。若无其心,而敢设服以见诸侯之大夫乎?将不入矣。夫服,心之文也。如龟焉,灼其中,必文于外。若楚公子不为君,必死,不合诸侯矣。”公子围反,杀郏敖而代之。
在虢地举行的诸侯盟会上,楚国的公子围安排两个卫兵拿着戈在前边开道。蔡国的公孙归生和郑国的大夫罕虎遇见叔孙穆子,穆子对他们说:“楚国的公子围穿的服饰太神气了,不像大夫的格局,倒像是国君的。”罕虎说:“他前面有卫兵拿着戈开道,对此我也觉得很奇怪。”公孙归生说:“楚国是个大国,公子围是楚国的令尹。有拿着戈的卫兵在前面开道,不也可以吗?”穆子说:“这句话是不对的。天子有虎贲,负责教习武功以保卫王宫;诸侯有旅贲,用来防御意外的灾祸;大夫有贰车,可以备差遣;士人有陪乘,供奔走时出力。现在作大夫的却冒用了诸侯的车服规格,这是有篡国之心啊。倘若没有,怎敢用诸候的车服规格来见诸侯国的大夫呢?他今后不会再当楚国的大夫了。车服,是内心的表露。好比龟甲,在里面烧它,外面就会有裂痕显现。如果公子围当不上国君,肯定会死,不会再以大夫的身份去会见诸侯了。”公子围回国后,果然杀了郏敖并夺取了他的王位。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