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八年
一、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
乡曰陈公子招,今曰陈侯之弟招何也?曰,尽其亲,所以恶招也。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此其志何也?世子云者,唯君之贰也。云可以重之存焉志之也。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其弟云者,亲之也。亲而杀之,恶也。
二、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
三、叔弓如晋。
四、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杀之。
称人以执大夫,执有罪也。称行人,怨接于上也。
五、陈公子留出奔郑。
六、秋,搜于红。
正也。因搜狩以习用武事,礼之大者也。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门,以葛覆质以为槷,流旁握,御轚者不得入。车轨尘,马糇蹄,揜禽旅,御者不失其驰,然后射者能中。过防弗逐,不从奔之道也。面伤不献,不成禽不献。禽虽多,天子取三十焉,其余与士众,以习射于射宫。射而中,田不得禽,则得禽。田得禽而射不中,则不得禽。是以知古之贵仁义而贱勇力也。
七、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八、大雩。
九、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奂。
恶楚子也。
十、葬陈哀公。
不与楚灭,闵之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将苑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