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影响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自1903年开始在《世界繁华报》连载后,这一嬉笑怒骂之文一时在上海十分受人欢迎,1906年出版单行本。与李伯元同时代的吴沃尧说:访贾甚有以他人所撰之小说,肖君名以出版,其见重于社会可想矣。顾颉刚在《之作者》一文中提到这样一件事,《现形记》一书流行其广,慈禧太后索问是书,按名调查,官交有因以获咎者,致是书名大震,销路大广。太后索阅,官吏获咎,是否真实,值得怀疑;但这部书当时十分走红,,却是事实。自该书问世后,坊间以官场命名的新书多达十多种,如《官场维新纪》、《新官场现形记》、《后官场现形记》、《官场风流案》、《官场风流案二集》、《新官场风流案》、《官场笑话》、《新官场笑话》等。
据传,《官场现形记》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震惊了衙门和朝廷。摄政王载沣就曾下令两广总督端方派人刺杀作者,取缔连载作品的报社。李伯元也不断收到恐吓信,乃至子弹和砒霜等警告物。由于当时《官场现形记》的作者署名是南亭亭长,因而官府在檄文中就扬言:凡抓到南匪就格杀勿论!
李伯元遇险不惊,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将报社化整为零。他本人迂回于英、法租界中游击办公,通过密友的关系,进行地下印刷。李伯元始终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概,受挫不折,报纸一日未停。为显示大丈夫站不改名,坐不改姓的意气,将笔名干脆改为正名,并且以诗言志:往日醒尘梦,尔今更抖擞;慷慨告天下,仍作不平鸣。如此,李伯元和他的《官场现形记》终于躲过了劫难。就这一点说,英、法租界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在李伯元生前,《官场现形记》即有上海传出盗印翻刻之情事,至其逝世后,坊间盗印、翻刻之风尤甚,后经上海会审公堂审理调停,判决版权归属,并由翻印书馆以3000元购买原书版权以为代价。为晚清文学界中,最早透过诉讼来维护版权的实例。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