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十六年
一、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雨木冰者何?雨而木冰也。何以书?记异也。
二、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三、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四、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五、晋侯使栾黡来乞师。
六、甲午晦。
晦者何?冥也。何以书?记异也。
七、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
败者称师,楚何以不称师?王痍也。王痍者何?伤乎矢也。则何以不言师败绩?末言尔。
八、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九、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娄人于沙随。不见公,公至自会。
不见公者何?公不见见也。公不见见,大夫执。何以致会?不耻也。曷为不耻?公幼也。
十、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娄人伐郑。
十一、曹伯归自京师。
执而归者名曹伯,何以不名?而不言复归于曹何?易也。其易奈何?公子喜时在内也。公子喜时在内,则何以易?公子喜时者仁人也。内平其国而待之,外治诸京师而免之。其言自京师何?言甚易也,舍是无难矣。
十二、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招丘。
执未可言舍之者,此其言舍之何?仁之也。曰在招丘悕矣。执未有言仁之者,此其言人之何?代公执也。其代公执奈何?前此者晋人来乞师而不与,公会晋侯将执公,季孙行父曰:“此臣之罪也。”于是执季孙行父。成公将会厉公,会不当期,将执公。季孙行父曰:“臣有罪,执其君;子有罪,执其父;此听失之大者也。今此臣之罪也,舍臣之身,而执臣之君,吾恐听失之为宗庙羞也。”于是执季孙行父。
十三、冬十月乙亥,叔孙侨如出奔齐。
十四、十有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郄州盟于扈。
十五、公至自会。
十六、乙酉,刺公子偃。
- 推荐作品:
- 经
- 尚书
- 周礼
- 孝经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杂史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