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卷下·梁鸿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遭乱世,受业太学,博览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其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为少,鸿又以身居作,执勤不懈。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於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执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丑,择对不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曰,而鸿不答。妻乃下请,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孟光。居有顷,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居皋伯通庑下,为人赁春。每归,妻为具食,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乃方舍之於家。鸿潜闭著书十馀篇,疾,且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於嬴博之间,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於吴要离冢旁。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道家
- 神仙传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伯牙琴
- 词源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