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彊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於义,可谓学矣。
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辟,易者弗从,唯义所在。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君子学必由其业,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閒观色而复之,虽不说,亦不彊争也。
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
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君子终身守此悒悒。
行无求数有名,事无求数有成;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君子不绝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
君子祸之为患,辱之为畏,见善恐不得与焉,见不善恐其及己也,是故君子疑以终身。
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
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
人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复宜其类,类宜其年,亦可谓外内合矣。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两问则不行其难者。
君子患难除之,财色远之,流言灭之,祸之所由生自孅々也,是故君子夙绝之。
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亦不以援人。
君子好人之为善,而弗趣也,恶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过而不补也,饰其美而不伐也,伐则不益,补则不改矣。
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成人之美;存往者,在来者,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
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见其一,冀其二;见其小,冀其大;苟有德焉,亦不求盈於人也。
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之不谤,就之不赂;亦可谓忠矣。
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径,亦可谓知矣。
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惕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
可言而不信,宁无言也。君子终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终身为罪。
君子乱言而弗殖,神言弗致也,道远日益云。众信弗主,灵言弗与,人言不信不和。
君子不唱流言,不折辞,不陈人以其所能;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弗与也。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博学而无行,进给而不让,好直而俓,俭而好亻室者,君子不与也。
夸而无耻,彊而无惮,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与也。
亟达而无守,好名而无体,忿怒而为恶,足恭而口圣,而无常位者,君子弗与也。
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笃,难於仁矣。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
出入不时,言语不序,安易而乐暴,惧之而不恐,说之而不听,虽有圣人,亦无若何矣。
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则吾无由知之矣。
三十、四十之閒而无蓺,即无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矣;七十而无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
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论议,其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
少称不弟焉,耻也;壮称无德焉,辱也;老称无礼焉,罪也。
过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耻也;慕善人而不与焉,辱也;弗知而不问焉,固也;说而不能,穷也;喜怒异虑,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诬也;非其事而居之,矫也;道言而饰其辞,虚也;无益而食厚禄,窃也;好道烦言,乱也;杀人而不戚焉,贼也。
人言不善而不违,近於说其言;说其言,殆於以身近之也;殆於以身近之,殆於身之矣。
人言善而色葸焉,近於不说其言;不说其言,殆於以身近之也;殆於以身近之,殆於身之矣。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则播於外也。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故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
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矣。
临惧之,而观其不恐也;怒之,而观其不惛也;喜之,而观其不诬也;近诸色,而观其不逾也;饮食之,而观其有常也;利之,而观其能让也;居哀,而观其贞也;居约,而观其不营也;勤劳之,而观其不扰人也。
君子之於不善也,身勿为,能也;色勿为,不可能也。色也勿为,可能也;心思勿为,不可能也。
太上乐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强。
仁者乐道,智者利道,愚者从,弱者畏。不愚不弱,执诬以彊,亦可谓弃民矣。
太上不生恶,其次而能夙绝之也,其下复而能改也。复而不改,殒身覆家,大者倾覆社稷。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战战,亦殆勉於罪矣。
是故君子为小由为大也,居由仕也,备则未为备也,而勿虑存焉?
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者,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赐与其宫室,亦由庆赏於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於万民也。
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立也。
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唯恐不能胜;诸侯日旦失其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大夫士日旦思其官,战战唯恐不能胜;庶人日旦思其事,战战唯恐刑罚之至也。是故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
君子之於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强也。
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僖僖,朋友切切,远者以貌,近者以情。
友以立其所能,而远其所不能,苟无失其所守,亦可与终身矣。”
- 推荐作品:
- 子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大学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子不语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