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价
《池北偶谈》是一部有价值的笔记。据王士祯自序称,他所居住的宅西有圃,圃中有地,地北有屋数椽,有书数千卷度置其中,因而取白居易《池北书库》之意,将本书取名《池北偶谈》。又因为书库旁有石帆亭,王士祯时常和宾客在亭内聚谈,或议论文章的流别,或解晰经史的疑义,以至国家典故、历代沿革、名臣硕儒的言行、神怪传说等等,由儿辈记录整理,并增益他在京二十年间的见闻,编次而成,所以又名《石帆亭纪谈》。
全书共二十六卷,近一千三百条,分成四目:一,谈故:记叙清代典章与科甲制度、衣冠胜事等;二,谈献,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畸人、烈女等事;三,谈艺,评论诗文,采撷佳句;四,谈异,记叙神怪传闻故事在全书的四目中,以前三目内容最具参考价值。如谈故中翰林卿寺属条,记清初太仆寺增设满洲员外郎及翰林院起居注舘增设满洲主事、中书舍人员额的情况八旗开科台湾开科满洲乡试等条,记顺、康时乡会试制度的若干情况;巡方条可藉以了解清初任命巡按的制度;,殉葬条记清初八旗用仆妾殉葬的旧俗,可以和《清通礼》、《清通典》等典籍参证补充。谈献中的一些条目,虽系传闻,但亦可补史籍记载之阙。
记傅山父子故事和明崇祯时五十个宰相的姓名,足资参考;如史阁部条,记扬州城破时史可法骑蹇自诣清军军营,不屈被杀等,可广异闻。谈艺大约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主要是作者以神韵说评诗论画,阐述个人主张。所以《四库全书总目》称谈艺九卷,皆论诗文,领异标新,实所独擅。其中一些条目则保存了明末清初有关文艺一类的材料,如粤诗条,记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恭尹等的诗作片断。粤风续九记康熙时吴淇所辑粤中民歌,为南朝乐府《子夜歌》一类作品;,又《石鼓诗条,谓韩愈《石鼓歌》比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好,坡诗条说苏轼《送苏伯固》五言诗像《生查子》词,评论皆均中肯。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昭明文选
- 冰鉴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