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予所居先人之敝庐,西为小圃,有池焉,老屋数椽在其北。余宦游三十馀年无长物,唯书数千卷庋置其中,辄取乐天池北书库之名名之。池上有亭,形类画舫曰石帆者,予暇日与客坐其中,竹树飒然,池水清澈,可见毛发,游浮沈,往来于寒鉴之中,顾而乐之,则相与论文章流别,晰经史疑义,至于国家之典故,历代之沿革,名臣大儒之嘉言懿行,时亦及焉。或酒阑月堕,间举神仙鬼怪之事,以资け噱;旁及游艺之末,亦所不遗。儿辈从旁记录,日月既多,遂成卷轴。因忆二十年来官京师所闻见于公卿大夫之间者,非甚不暇,未尝不笔之简册,散在箧中,未遑编划。一日,乃出鼠蠹之馀,尽付儿辈,总次第为一书,区其条目:曰谈故,曰谈献,曰谈艺,曰谈异;其无所附丽者,稍稍以类相从,凡二十六卷。藏之家塾,示吾子孙,大之可以畜德,小亦可以多识,贤乎博奕,昔闻诸圣人之言矣。康熙辛未秋,渔洋山人王士祯序。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汉书
- 宋史
- 隋书
- 宋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