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残唐五代史演义》题罗贯中编辑。但近代的学者们认为,该书不是罗贯中的作品,而是明代后期书商编纂的托名之作,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学史、小说史大多把《残唐五代史演义》归在罗贯中名下。
《残唐五代史演义》主要依据新旧《唐书》《五代史》,并吸收了民间流传的说五代史的故事,敷演成书。
《残唐五代史演义》在创作上仿效《三国演义》,书中有许多情节、语句与《三国演义》相似。例如,小说第五回写唐僖宗逃离长安,西祁州节度使郑畋前来接驾,与《三国演义》第三回汉少帝出逃后返回洛阳,董卓前来接驾相似;第十一回写李克用部下众将比箭,与《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众将比箭一节相似;同回写李存孝片刻生擒安休休、薛阿檀两位将士酒尚未寒,与《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相似。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的写作,应该是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前,它很可能是罗贯中写于中年时期的一部练笔之作。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