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时珍,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人。生活于公元1518~1593年。祖父为铃医,父亲李言闻,字子都,号月池,为当地名医。李时珍幼年身体羸弱,少年时开始阅读医籍并随父诊病抄方。与此同时,习举子业,拜顾日岩为师。十四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以后放弃科举决心从医。李氏钻研医理,汲取百家之长,而且医德高尚,故声名鹊起。曾被楚王府聘为奉祠正,并掌管良医所事物。后又被荐举到北京太医院任院判,但仅任职一年多便托病辞归。,李时珍最大的成就是从34岁起,积27年之功,完成了巨著《本草纲目》。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列女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冰鉴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