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伏(阴)
伏脉:重按著骨。指下裁动。《脉经》。脉行筋下。刊误。
《脉诀》言:寻之似有。定息全无。殊为舛谬。
【体状诗】
伏脉推筋著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
【相类诗】
见沉脉。
【主病诗】
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畜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
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
伤寒。一手脉伏曰单伏。两手脉伏曰双伏。不可以阳证见阴为诊。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将雨。六合阴晦。雨后庶物皆苏之义。又夹阴伤寒。先有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脉乃复出也。若太谿冲阳皆无脉者必死。
《脉诀》言:徐徐发汗洁。古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皆非也。刘元宾曰:伏脉不可发汗。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古画品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春秋